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6 | 下载56

目的 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手术前后下颌骨形态的变化,评价术后效果.方法 42例资料齐全、行下颌骨截骨整形的女性,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6个月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与文献报道美貌人群的下颌骨形态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1周,下颌角间距缩小(17.70±8.46) mm,下颌升支长缩小(5.84±3.26) mm,下颌体长增加(4.61±2.74) mm、下颌角开张度增加(14.78±6.65)°,下颌平面角增加(10.29±3.82)°(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前三项线性距离变化分别增加(3.68±2.91)mm,(1.66±2.51) mm,(2.10土2.37)mm,而后两项角度分别缩小(2.86±3.02)°,缩小(1.77±2.62)°(P<0.05).术后6个月与美貌人群比较,下颌角间距与下颌升支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颌角开张度及下颌平面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角截骨整形术能明显改善面下部骨性轮廓.术后愈合过程中形成的骨痂及骨皮质对下颌骨形态有一定的影响,使得截骨线及截骨面显得更为流畅及自然,从而接近或达到美貌人群水准.

作者:谢敏凯;周滨;胡纯兵;吴国平

来源: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7 年 23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6 | 下载:56
作者:
谢敏凯;周滨;胡纯兵;吴国平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7 年 23卷 1期
标签:
下颌角截骨整形术 头影测量 下颌角肥大 Mandibular angle osteotomy Cephalometric analysis Prominent mandibular angle
目的 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手术前后下颌骨形态的变化,评价术后效果.方法 42例资料齐全、行下颌骨截骨整形的女性,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6个月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与文献报道美貌人群的下颌骨形态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1周,下颌角间距缩小(17.70±8.46) mm,下颌升支长缩小(5.84±3.26) mm,下颌体长增加(4.61±2.74) mm、下颌角开张度增加(14.78±6.65)°,下颌平面角增加(10.29±3.82)°(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前三项线性距离变化分别增加(3.68±2.91)mm,(1.66±2.51) mm,(2.10土2.37)mm,而后两项角度分别缩小(2.86±3.02)°,缩小(1.77±2.62)°(P<0.05).术后6个月与美貌人群比较,下颌角间距与下颌升支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颌角开张度及下颌平面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角截骨整形术能明显改善面下部骨性轮廓.术后愈合过程中形成的骨痂及骨皮质对下颌骨形态有一定的影响,使得截骨线及截骨面显得更为流畅及自然,从而接近或达到美貌人群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