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3 | 下载72

目的 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对颅缝早闭症的颅底畸形程度定量化分析,通过长期随访探讨改良额眶前移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就诊的10例颅缝早闭症患儿,年龄1.0~6.5岁,平均随访时间23.6个月(12~48个月),均采用改良额眶前移术;进行术前及随访时颅底形态学测量.结果 术前患侧颅前窝测量指标(CSX(-)、CX、SX)以及颅中窝测量指标(XSM(-)、S-Pt、XM、SM)均较健侧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颅后窝测量指标(MSO(-),M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改良的额眶前移术后长期随访发现,颅前窝及颅后窝对称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随访时前颅对称指数及颅前窝偏斜角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底存在偏斜不对称畸形患儿,经过改良额眶前移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显示,颅前窝及颅中窝偏斜畸形得到缓解,额颞部畸形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杨斌;倪健;李秉航;席理;杨帆;陈丽丹

来源: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 年 24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3 | 下载:72
作者:
杨斌;倪健;李秉航;席理;杨帆;陈丽丹
来源: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 年 24卷 3期
标签:
颅缝早闭症 三维数字化 颅底形态学 额眶前移术 Craniosynostosis Morphology of skull base Fronto-orbital advancement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technology
目的 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对颅缝早闭症的颅底畸形程度定量化分析,通过长期随访探讨改良额眶前移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2月就诊的10例颅缝早闭症患儿,年龄1.0~6.5岁,平均随访时间23.6个月(12~48个月),均采用改良额眶前移术;进行术前及随访时颅底形态学测量.结果 术前患侧颅前窝测量指标(CSX(-)、CX、SX)以及颅中窝测量指标(XSM(-)、S-Pt、XM、SM)均较健侧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颅后窝测量指标(MSO(-),M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改良的额眶前移术后长期随访发现,颅前窝及颅后窝对称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随访时前颅对称指数及颅前窝偏斜角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底存在偏斜不对称畸形患儿,经过改良额眶前移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显示,颅前窝及颅中窝偏斜畸形得到缓解,额颞部畸形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