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3 | 下载0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感染的时间、病原菌分布和危险因素,并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便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3年1月185例起搏器置入老年患者,年龄61~79岁,对其中感染的病例术后发生囊袋感染的时间、病原菌分布、感染危险因素、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进行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85例老年患者发生囊袋感染21例,感染率为11.3%,感染时间发生于术后1~6个月有12例,感染率57.2%,检出病原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首,有9株占52.9%;发生感染危险因素有囊袋大小不合适、手术时间>3h、基础疾病>2种、囊袋血肿、切口脂肪液化、导管室环境不合格等(P<0.05),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次数、使用抗栓药物、体质量指数无关(P>0.05);抗菌药物应用中以头孢呋辛和阿米卡星的用量最多,疗程为1~15 d,其中DUI最高的是亚胺培南.结论 要加强对老年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感染危险因素的防范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

作者:刘志勇;刘静;刘千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年 24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3 | 下载:0
作者:
刘志勇;刘静;刘千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年 24卷 5期
标签:
老年患者 起搏器置入 术后囊袋感染 抗菌药物 Elderly pati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Postoperative pocket infection Antibiotic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感染的时间、病原菌分布和危险因素,并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便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3年1月185例起搏器置入老年患者,年龄61~79岁,对其中感染的病例术后发生囊袋感染的时间、病原菌分布、感染危险因素、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进行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85例老年患者发生囊袋感染21例,感染率为11.3%,感染时间发生于术后1~6个月有12例,感染率57.2%,检出病原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首,有9株占52.9%;发生感染危险因素有囊袋大小不合适、手术时间>3h、基础疾病>2种、囊袋血肿、切口脂肪液化、导管室环境不合格等(P<0.05),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次数、使用抗栓药物、体质量指数无关(P>0.05);抗菌药物应用中以头孢呋辛和阿米卡星的用量最多,疗程为1~15 d,其中DUI最高的是亚胺培南.结论 要加强对老年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感染危险因素的防范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