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8 | 下载0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VOR)联合两性霉素B(AMB)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CM )的疗效与安全性,为制定合理的临床抗感染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350例C M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剂量AMB联合 VOR诱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剂量AMB联合氟康唑(FLC)诱导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的脑脊液(CSF)指标及发热、头痛等症状消退时间、急性期病死率、治疗期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均得到逐步缓解,CSF压力>330 mm Hg的患者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SF指标、发热消退时间、头痛减轻时间、头痛消失比例、急性期病死率、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AMB联合VOR诱导治疗方案与低剂量AMB联合FLC诱导治疗方案对于CM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可作为CM治疗的可靠方案。

作者:陈贞君;方嘉阳;邱星颖;沈丰丰;傅祥浈;戢婷;李华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年 26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8 | 下载:0
作者:
陈贞君;方嘉阳;邱星颖;沈丰丰;傅祥浈;戢婷;李华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年 26卷 7期
标签:
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 伏立康唑 氟康唑 两性霉素B 疗效观察 安全性评价 Voriconazole Fluconazole Amphotericin B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Clinical efficacy Safety evaluation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VOR)联合两性霉素B(AMB)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CM )的疗效与安全性,为制定合理的临床抗感染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350例C M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剂量AMB联合 VOR诱导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剂量AMB联合氟康唑(FLC)诱导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的脑脊液(CSF)指标及发热、头痛等症状消退时间、急性期病死率、治疗期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均得到逐步缓解,CSF压力>330 mm Hg的患者比例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SF指标、发热消退时间、头痛减轻时间、头痛消失比例、急性期病死率、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AMB联合VOR诱导治疗方案与低剂量AMB联合FLC诱导治疗方案对于CM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可作为CM治疗的可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