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4 | 下载0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细菌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5例住院SLE患者,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其一般资料、疾病状态、用药情况、血清指标、感染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SLE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患者感染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措施预防感染.结果 45例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位于呼吸道20例占44.44%,皮肤和软组织9例占20.00%;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次数增加、SLEDAI评分高、狼疮涉及脏器增加、激素用量(≥50 mg)、使用免疫抑制剂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LE患者易发生细菌感染,并且导致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上对感染风险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蔡君;徐蓉

来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 年 29卷 2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4 | 下载:0
作者:
蔡君;徐蓉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 年 29卷 24期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细菌感染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细菌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5例住院SLE患者,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其一般资料、疾病状态、用药情况、血清指标、感染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SLE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患者感染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措施预防感染.结果 45例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位于呼吸道20例占44.44%,皮肤和软组织9例占20.00%;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次数增加、SLEDAI评分高、狼疮涉及脏器增加、激素用量(≥50 mg)、使用免疫抑制剂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LE患者易发生细菌感染,并且导致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上对感染风险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