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30 | 下载17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mtDNA)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提供一种可以对mtDNA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和缺失检测的方法.方法利用改进的PCR方法对2例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及5例胃癌患者癌组织进行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16 569 bp)扩增,同时标记荧光素;然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加以证实.设计出17对叠加引物扩增mtDNA探针,用芯片点样仪将其点到经过氨基化的玻片上,制成芯片,杂交.GeneTACTM激光扫描仪扫描芯片得出扫描图像,最后用ScanAnalyzer得出阵列数据,对mtDNA拷贝量准确定量.结果扩增的17对探针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设计合理,特异性高.改进的PCR方法对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扩增效率高,银染后结果显示,杂带少,特异性强,产量丰富.芯片杂交后扫描图像清晰、背景低;阴性探针信号接近背景信号,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结果与设计的实验完全符合,对同一血白细胞和胃癌组织样本的多次杂交后数据分析得出,同一样本同一阳性探针数据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种样本间数据差异显著(P<0.01).杂交信号稳定,数据分布集中(均值两侧一倍标准差范围内),显示了非常好的可重复性.结论已知mtDNA的大片段或整个基因组的缺失,以及拷贝数量的改变与肿瘤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微阵列技术方法经反复实验证实具有非常好的可重

作者:韩琤波;赵雨杰;李凡;何群;马佳明;辛彦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2004 年 2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30 | 下载:17
作者:
韩琤波;赵雨杰;李凡;何群;马佳明;辛彦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2004 年 26卷 1期
标签:
肿瘤 线粒体DNA 微阵列技术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mtDNA)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提供一种可以对mtDNA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和缺失检测的方法.方法利用改进的PCR方法对2例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及5例胃癌患者癌组织进行线粒体基因组的全序列(16 569 bp)扩增,同时标记荧光素;然后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加以证实.设计出17对叠加引物扩增mtDNA探针,用芯片点样仪将其点到经过氨基化的玻片上,制成芯片,杂交.GeneTACTM激光扫描仪扫描芯片得出扫描图像,最后用ScanAnalyzer得出阵列数据,对mtDNA拷贝量准确定量.结果扩增的17对探针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设计合理,特异性高.改进的PCR方法对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扩增效率高,银染后结果显示,杂带少,特异性强,产量丰富.芯片杂交后扫描图像清晰、背景低;阴性探针信号接近背景信号,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结果与设计的实验完全符合,对同一血白细胞和胃癌组织样本的多次杂交后数据分析得出,同一样本同一阳性探针数据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种样本间数据差异显著(P<0.01).杂交信号稳定,数据分布集中(均值两侧一倍标准差范围内),显示了非常好的可重复性.结论已知mtDNA的大片段或整个基因组的缺失,以及拷贝数量的改变与肿瘤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微阵列技术方法经反复实验证实具有非常好的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