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6 | 下载167

目的 探讨Smurf2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负向调节因子Smad7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标本来自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4年1月至10月收治的8例需要手术的增生性瘢痕患者,年龄1岁8个月至7岁,瘢痕增生的时间在2~12个月,以同一患者术中剩余正常皮肤作为对照.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后传代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取第3~5代细胞进行实验.①采用蛋白质印记法检测2组细胞中Smad7的蛋白表达水平;②加入外源性TGF-β1(10 ng/ml)作用0 min、5 min、15 min、30 min、1 h、2 h、12 h后,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记法分别检测2组细胞中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③收集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裂解液,分别加入泛素化混合物于37℃孵育1 h、2 h、6 h,采用蛋白质印记法检测2组细胞中Smad7的体外降解水平;④收集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裂解液,同时加入泛素化混合物及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MG115(50μmol/L:50μmol/L),研究其对Smad7体外降解的抑制作用;⑤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Smad7与E3泛素连接酶Smurf2是否存在相互作用;⑥采用siRNA干扰技术沉默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Smurf2的基因表达,研究沉默Smurf2后,增生

作者:刘昌玲;张志;刘志河;陈宾;汤文彬;曹雯娟;李孝建

来源: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8 年 34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6 | 下载:167
作者:
刘昌玲;张志;刘志河;陈宾;汤文彬;曹雯娟;李孝建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8 年 34卷 12期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 增生性瘢痕 Smurf2 Smad蛋白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 Hyperplastic scar Smurf2 Smad7
目的 探讨Smurf2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负向调节因子Smad7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标本来自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4年1月至10月收治的8例需要手术的增生性瘢痕患者,年龄1岁8个月至7岁,瘢痕增生的时间在2~12个月,以同一患者术中剩余正常皮肤作为对照.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后传代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取第3~5代细胞进行实验.①采用蛋白质印记法检测2组细胞中Smad7的蛋白表达水平;②加入外源性TGF-β1(10 ng/ml)作用0 min、5 min、15 min、30 min、1 h、2 h、12 h后,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记法分别检测2组细胞中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③收集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裂解液,分别加入泛素化混合物于37℃孵育1 h、2 h、6 h,采用蛋白质印记法检测2组细胞中Smad7的体外降解水平;④收集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裂解液,同时加入泛素化混合物及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MG115(50μmol/L:50μmol/L),研究其对Smad7体外降解的抑制作用;⑤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Smad7与E3泛素连接酶Smurf2是否存在相互作用;⑥采用siRNA干扰技术沉默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Smurf2的基因表达,研究沉默Smurf2后,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