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3 | 下载54

目的 构建一种新型的更接近疾病规律的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及动物模型.方法 选择胰腺癌细胞株PANC-1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裸鼠皮下成瘤后瘤块移植构建胰腺癌动物模型,腹腔吉西他滨化疗,选取瘤体最大的动物模型,获取瘤块,进行分离提取瘤体细胞进行培养,用于下一循环的动物模型构建,如此循环2次,获得耐药细胞株及动物模型.将原代细胞和耐药细胞分别进行体外及体内吉西他滨的耐药试验,分析验证耐药模型.通过微卫星序列测定鉴定耐药模型与亲代细胞的同源性.结果 建立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的细胞及动物模型,第一循环原位移植成功率为73.3%,吉西他滨腹腔灌注后死亡率为18.2%,瘤体最大的5个均值为(1.76±0.87)g,远处转移率11.1%;第二循环原位移植成功率80%,吉西他滨腹腔灌注后死亡率为8.3%,瘤体最大的5个均值为(2.16±1.12)g,远处转移率36.3%.两循环比较,瘤体大小及远处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第2循环后培养的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命名为PANC-1/R2.在5μg/dl、10μg/dl和20μg/dl浓度的吉西他滨作用下PANC-1和PANC-1/R2的抑制率分别是21.8%、37.1%、46.1%和12.6%、25.3%、36.8%.PANC-1和PANC-1/R2裸鼠皮下移植后3周成瘤,吉西他滨240mg/kg腹腔注射,1次/周,共4次,35d后瘤体大小分别是(1.87±0.

作者:严秋亮;陈燕;叶清煌;刘栋;张凯;朱锦辉

来源:浙江临床医学 2018 年 20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3 | 下载:54
作者:
严秋亮;陈燕;叶清煌;刘栋;张凯;朱锦辉
来源:
浙江临床医学 2018 年 20卷 9期
标签:
胰腺癌 多药耐药 吉西他滨 循环筛选
目的 构建一种新型的更接近疾病规律的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细胞及动物模型.方法 选择胰腺癌细胞株PANC-1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裸鼠皮下成瘤后瘤块移植构建胰腺癌动物模型,腹腔吉西他滨化疗,选取瘤体最大的动物模型,获取瘤块,进行分离提取瘤体细胞进行培养,用于下一循环的动物模型构建,如此循环2次,获得耐药细胞株及动物模型.将原代细胞和耐药细胞分别进行体外及体内吉西他滨的耐药试验,分析验证耐药模型.通过微卫星序列测定鉴定耐药模型与亲代细胞的同源性.结果 建立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的细胞及动物模型,第一循环原位移植成功率为73.3%,吉西他滨腹腔灌注后死亡率为18.2%,瘤体最大的5个均值为(1.76±0.87)g,远处转移率11.1%;第二循环原位移植成功率80%,吉西他滨腹腔灌注后死亡率为8.3%,瘤体最大的5个均值为(2.16±1.12)g,远处转移率36.3%.两循环比较,瘤体大小及远处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第2循环后培养的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命名为PANC-1/R2.在5μg/dl、10μg/dl和20μg/dl浓度的吉西他滨作用下PANC-1和PANC-1/R2的抑制率分别是21.8%、37.1%、46.1%和12.6%、25.3%、36.8%.PANC-1和PANC-1/R2裸鼠皮下移植后3周成瘤,吉西他滨240mg/kg腹腔注射,1次/周,共4次,35d后瘤体大小分别是(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