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2 | 下载0

[目的 ]探讨 p16抑癌基因和 bcl 2凋亡抑制基因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 67例膀胱癌中 p16和 bcl 2基因的表达。 [结果 ]67例膀胱癌 p16蛋白表达阳性率 52.23% (35/67),失表达率 47.76% (32/67),其中Ⅰ级、Ⅱ级、Ⅲ级的肿瘤 p16蛋白失表达率各为 14.55%、 60.53%、 71.43% (P<0.05); p16 mRNA失表达率分别为 20%、 40%、 80% (P<0.05)。而 bcl 2蛋白表达阳性率 59.70% (40/67),分别为Ⅰ级 36.36%、Ⅱ级 65.79%、Ⅲ级 100%, bcl 2 mRNA阳性表达率各为 40%、 60%、 100% (P<0.05)。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一致 (P>0.05)。 [结论 ]p16基因表达与细胞分化呈负相关, bcl 2基因表达与细胞分化呈正相关,提示 p16基因的缺失、突变和高甲基化, bcl 2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两者均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作者:何杰;汪万英;朱应葆

来源:肿瘤学杂志 2001 年 7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2 | 下载:0
作者:
何杰;汪万英;朱应葆
来源:
肿瘤学杂志 2001 年 7卷 2期
标签:
膀胱肿瘤 基因,p16 基因,bcl2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目的 ]探讨 p16抑癌基因和 bcl 2凋亡抑制基因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 67例膀胱癌中 p16和 bcl 2基因的表达。 [结果 ]67例膀胱癌 p16蛋白表达阳性率 52.23% (35/67),失表达率 47.76% (32/67),其中Ⅰ级、Ⅱ级、Ⅲ级的肿瘤 p16蛋白失表达率各为 14.55%、 60.53%、 71.43% (P<0.05); p16 mRNA失表达率分别为 20%、 40%、 80% (P<0.05)。而 bcl 2蛋白表达阳性率 59.70% (40/67),分别为Ⅰ级 36.36%、Ⅱ级 65.79%、Ⅲ级 100%, bcl 2 mRNA阳性表达率各为 40%、 60%、 100% (P<0.05)。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一致 (P>0.05)。 [结论 ]p16基因表达与细胞分化呈负相关, bcl 2基因表达与细胞分化呈正相关,提示 p16基因的缺失、突变和高甲基化, bcl 2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两者均可作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