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7 | 下载8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益处及安全性.方法将151例ACS病人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每日给予阿托伐他汀(10~20) mg.对照组75例,安慰剂每日1粒.随访1年,观察两组住院期及随访期心脑血管事件、调降脂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用阿托伐他汀治疗6周和1年,均显著降低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B(ApoB)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载脂蛋白A1(ApoA1)(P均<0.01).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住院期反复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HF)、心律失常发生危险明显较对照组减少(P<0.05).随访期复发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HF、需做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PTCA/CABG)、因缺血发作需再住院治疗和心律失常发生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5).同时,阿托伐他汀治疗6周后,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轻微,与对照组相似. 结论 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有效、安全,可减少住院期和随访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群英;高修仁;许庆;王强;郑东诞;陶军;廖新学;陈国伟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 年 2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7 | 下载:8
作者:
曾群英;高修仁;许庆;王强;郑东诞;陶军;廖新学;陈国伟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 年 2卷 4期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阿托伐他汀 作用 安全性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益处及安全性.方法将151例ACS病人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每日给予阿托伐他汀(10~20) mg.对照组75例,安慰剂每日1粒.随访1年,观察两组住院期及随访期心脑血管事件、调降脂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用阿托伐他汀治疗6周和1年,均显著降低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B(ApoB)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载脂蛋白A1(ApoA1)(P均<0.01).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住院期反复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HF)、心律失常发生危险明显较对照组减少(P<0.05).随访期复发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HF、需做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PTCA/CABG)、因缺血发作需再住院治疗和心律失常发生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5).同时,阿托伐他汀治疗6周后,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轻微,与对照组相似. 结论 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有效、安全,可减少住院期和随访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