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3 | 下载0

目的 从"脂联素-游离脂肪酸代谢"路径,探讨祛湿化瘀方对实验性脂肪肝游离脂肪酸抑制作用的机理.方法 运用单纯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肪肝模型,自造模第7周起,21只大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祛湿化瘀方高、低剂量组,每组7只,灌胃饮用水或给药4周.观察肝组织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肝脂肪变性程度、血清脂联素(ADP)、肝组织脂联素受体(Adipo R2)、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丙二酰辅酶A(Malonyl-CoA)含量的变化,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祛湿化瘀方高、低剂量组的肝组织TG、FFA含量、FAS、ACCase和Malonyl-CoA显著降低(P<0.01或P<0.05),而Adipo R2、AMPK、血清ADP含量显著升高,并呈量效关系(P<0.05或P<0.01).结论 祛湿化瘀方对"脂联素-游离脂肪酸代谢"路径有显著的干预效应,其对脂联素及其受体的作用是该方降低肝组织FFA从而减轻肝脏脂质沉积的重要机理之一.

作者:李红山;冯琴;胡义扬;彭景华;顾宏图;许丽莉;刘成

来源:中医杂志 2010 年 51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3 | 下载:0
作者:
李红山;冯琴;胡义扬;彭景华;顾宏图;许丽莉;刘成
来源:
中医杂志 2010 年 51卷 3期
标签:
祛湿化瘀方 脂肪肝 脂联素 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 游离脂肪酸 Qushi Huayu Decoction(Decoction for dissolving damp and removing stasis) Fatty liver Adiponectin(ADP)f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 Free fatty acid(FFA)
目的 从"脂联素-游离脂肪酸代谢"路径,探讨祛湿化瘀方对实验性脂肪肝游离脂肪酸抑制作用的机理.方法 运用单纯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肪肝模型,自造模第7周起,21只大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祛湿化瘀方高、低剂量组,每组7只,灌胃饮用水或给药4周.观察肝组织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肝脂肪变性程度、血清脂联素(ADP)、肝组织脂联素受体(Adipo R2)、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丙二酰辅酶A(Malonyl-CoA)含量的变化,并与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祛湿化瘀方高、低剂量组的肝组织TG、FFA含量、FAS、ACCase和Malonyl-CoA显著降低(P<0.01或P<0.05),而Adipo R2、AMPK、血清ADP含量显著升高,并呈量效关系(P<0.05或P<0.01).结论 祛湿化瘀方对"脂联素-游离脂肪酸代谢"路径有显著的干预效应,其对脂联素及其受体的作用是该方降低肝组织FFA从而减轻肝脏脂质沉积的重要机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