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8 | 下载11

目的 了解正中神经纯感觉刺激与混合神经刺激的上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hort latency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LSEP)(N20,N13,N9)波幅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23例健康受试者,其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身高(165.7±9.9)cm,平均年龄(23.7±5.9)岁,腕部到C7平均距离(66.2±4.5)cm;每位受试者均接受正中神经纯感觉刺激(指3)和混合神经纤维刺激(腕部),平均刺激强度14.5 mA;记录电极分别置入两侧Erb点,第7颈椎棘突,皮层记录电极按国际脑电图10~20系统放置,均采用方波电脉冲宽200 us,刺激频率3.1 Hz,重复200次.结果(1)指3刺激,左右侧N20平均峰潜伏期分别是(20.2±1.2)、(20.3±1.2)ms,左右侧平均波幅分别是(0.6±0.1)、(0.5±0.3)uv;腕部刺激,左右侧N20平均峰潜伏期分别是(18.1±1.0)、(18.2±1.0)ms,左右侧平均波幅分别是(1.9±1.2)、(1.6±0.8)uv,左右侧指3刺激N20波幅与左右侧腕部刺激比较,波幅降低(t左侧=6.3,P<0.01;t右侧=7.7,P<0.01);(2)指3刺激,左右侧N13平均峰潜伏期分别是(14.7±1.5)、(14.4±1.4)ms,左右侧平均波幅分别是(0.7±0.5)、(0.7±0.3)uv.腕部刺激时左右侧N13平均峰潜伏期分别是(12.3±1.2)、(12.3±1.3)ms,平均波幅分别是(2.2±0.9)、(2.1±0.9)uv;左右侧指3刺激N13波幅与左右侧腕

作者:龙兴蓝;韦春霞;黄肖群;刘伟蓬

来源: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2 年 29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8 | 下载:11
作者:
龙兴蓝;韦春霞;黄肖群;刘伟蓬
来源: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2 年 29卷 1期
标签: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平均峰潜伏期;波幅
目的 了解正中神经纯感觉刺激与混合神经刺激的上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hort latency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LSEP)(N20,N13,N9)波幅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23例健康受试者,其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身高(165.7±9.9)cm,平均年龄(23.7±5.9)岁,腕部到C7平均距离(66.2±4.5)cm;每位受试者均接受正中神经纯感觉刺激(指3)和混合神经纤维刺激(腕部),平均刺激强度14.5 mA;记录电极分别置入两侧Erb点,第7颈椎棘突,皮层记录电极按国际脑电图10~20系统放置,均采用方波电脉冲宽200 us,刺激频率3.1 Hz,重复200次.结果(1)指3刺激,左右侧N20平均峰潜伏期分别是(20.2±1.2)、(20.3±1.2)ms,左右侧平均波幅分别是(0.6±0.1)、(0.5±0.3)uv;腕部刺激,左右侧N20平均峰潜伏期分别是(18.1±1.0)、(18.2±1.0)ms,左右侧平均波幅分别是(1.9±1.2)、(1.6±0.8)uv,左右侧指3刺激N20波幅与左右侧腕部刺激比较,波幅降低(t左侧=6.3,P<0.01;t右侧=7.7,P<0.01);(2)指3刺激,左右侧N13平均峰潜伏期分别是(14.7±1.5)、(14.4±1.4)ms,左右侧平均波幅分别是(0.7±0.5)、(0.7±0.3)uv.腕部刺激时左右侧N13平均峰潜伏期分别是(12.3±1.2)、(12.3±1.3)ms,平均波幅分别是(2.2±0.9)、(2.1±0.9)uv;左右侧指3刺激N13波幅与左右侧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