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7 | 下载78

目的 介绍一种专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末端纤柔的肾造瘘引流管,初步探讨其应用于PCNL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100例行PCNL的患者资料,术中使用本新型管道者50例,设为新型管道组,其余50例患者术中留置常规肾造瘘管,设为常规管道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携带造瘘管及尿管的时长、住院时长、拔管过程中及拔管后出血情况等指标;验证新型管道组拔管后再次插入的成功率.结果 新型管道组与常规管道组比较留置造瘘管的时长[(21.13±2.12)h vs.(55.67±18.52)h]、留置尿管时长[(40.40±4.75)h vs.(73.34±20.12)h]、住院时间[(48.48±3.39)h vs.(87.36±21.55)h]、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08±1.00)分vs.(4.76±1.41)分]、拔管后出血病例血红蛋白(△Hb)[(4.60±1.14)g/L vs.(20.00±2.83)g/L]均明显低于常规管道组(P<0.05).2组术后腹膜后血肿发生率及一期碎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管道组拔管后再次插入的成功率为100%.结论 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使用末端纤柔型肾造瘘管,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携带造瘘管相关不适,提高医疗安全性,值得进一步临床探讨和研究.

作者:宋柏杨;朱善文;陈亮;李晓彤;苏晓鸿;温勇;徐亚文

来源: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0 年 25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7 | 下载:78
作者:
宋柏杨;朱善文;陈亮;李晓彤;苏晓鸿;温勇;徐亚文
来源: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0 年 25卷 4期
标签:
肾造瘘管 经皮肾镜取石术 泌尿系结石 出血 住院时间
目的 介绍一种专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末端纤柔的肾造瘘引流管,初步探讨其应用于PCNL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100例行PCNL的患者资料,术中使用本新型管道者50例,设为新型管道组,其余50例患者术中留置常规肾造瘘管,设为常规管道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携带造瘘管及尿管的时长、住院时长、拔管过程中及拔管后出血情况等指标;验证新型管道组拔管后再次插入的成功率.结果 新型管道组与常规管道组比较留置造瘘管的时长[(21.13±2.12)h vs.(55.67±18.52)h]、留置尿管时长[(40.40±4.75)h vs.(73.34±20.12)h]、住院时间[(48.48±3.39)h vs.(87.36±21.55)h]、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3.08±1.00)分vs.(4.76±1.41)分]、拔管后出血病例血红蛋白(△Hb)[(4.60±1.14)g/L vs.(20.00±2.83)g/L]均明显低于常规管道组(P<0.05).2组术后腹膜后血肿发生率及一期碎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管道组拔管后再次插入的成功率为100%.结论 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使用末端纤柔型肾造瘘管,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携带造瘘管相关不适,提高医疗安全性,值得进一步临床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