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了早期预防高血压及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2003年高血压前期概念被正式提出,其正好契合了中医"治未病"的观点,是将高血压的防治前移...
来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 年 30卷 1期
2009年3月日本高血压学会发表了新的日本高血压指南,该指南结合了日本本国的循证医学证据,不少部分有别于欧洲高血压及我国高血压指南,具有一定特色.该指南第一次将家庭自测血压引入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目...
来源:《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 年 04卷 2期
国家倡导健康中国策略,从2015年至今先后出台了3个与健康和"互联网+"相关的重要文件[1,2,3],明确指出科技创新和"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智能设备、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普及应用,其在高...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 2022 年 05卷 1期
近期国际高血压学会(ISH)在线发布了《ISH2020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旨在通过简明扼要、操作性强的指南为全球不同地区提供高血压管理指导,减轻日益增长的高血压负担。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高血...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20 年 100卷 42期
2020年5月6日,国际高血压学会颁布了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为了使指南在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及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均具有可操作性,指南制定者创新性地提出两种血压管理标准:"基本标准"适用于资源相对匮乏地区,...
来源:《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 年 12卷 5期
2017年11月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等学会联合发表了《2017美国成人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管理指南》,本次更新变动大,尤其高血压病诊断截点及治疗目标下调,引发热议.国内外高血压病新的指南相继...
来源:《新医学》 2018 年 49卷 4期
①定期测量血压,将人群中未知的高血压检测出来,提高人群高血压知晓率.②规范测量血压,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自动(电子)血压计.③因地制宜检查、评估高血压患者的总体心血管风险,根据总危险...
来源:《临床荟萃》 2015 年 30卷 7期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且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但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比较低.在我国高血压人群是脑卒中及冠心病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控制高血压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增长态势....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 年 23卷 8期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首位死亡原因,管理好高血压患者是遏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之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管理,本指南旨在为基层医务人员...
来源:《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 年 13卷 4期
来源:《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 年 24卷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