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59 | 下载259

目的:总结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影像特征,提高其MRI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与术后病理对照,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7例双侧乳腺患病,共83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术前MR图像,总结该病变的形态学特点、内部强化方式、血液动力学特征及其在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上的信号特点。结果病变最大径为0.2~9.8 cm,平均1.3 cm。病变形态:类圆形51侧,椭圆形13侧,不规则形11侧,分叶状8侧。病变边界:清楚73侧,不清楚10侧。病变T2WI脂肪抑制的信号特点:等高混杂信号40侧,等信号34侧,高信号9侧。病变DWI信号特点:76例中3例(均为单侧乳腺病变)DWI失败;80侧病变:高信号59侧,等信号21侧;病变ADC值范围为0.82×10-3 mm2/s~1.42×10-3 mm2/s,平均ADC值为1.15×10-3 mm2/s (正常乳腺ADC范围为1.03×10-3 mm2/s~1.98×10-3 mm2/s,平均为1.53×10-3 mm2/s)。病变内部强化方式:均匀明显强化50侧,不均匀强化33侧。病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流出型33侧,缓升型28侧,平台型22侧。病变伴有导管扩张16侧(其中囊实性者11侧)。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具有以下特征:病灶多为边界清楚的圆形、类圆形均匀强化结节,T2WI以等高混杂或等信号为主,上述特征有助于正确诊断。

作者:张仁知;周纯武;李静;欧阳汉

来源:磁共振成像 2014 年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59 | 下载:259
作者:
张仁知;周纯武;李静;欧阳汉
来源:
磁共振成像 2014 年 4期
标签:
乳腺肿瘤 乳头状瘤,管内 磁共振成像 诊断,鉴别 Breast neoplasms Papilloma,intraduct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agnosis,differential
目的:总结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影像特征,提高其MRI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与术后病理对照,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7例双侧乳腺患病,共83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术前MR图像,总结该病变的形态学特点、内部强化方式、血液动力学特征及其在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上的信号特点。结果病变最大径为0.2~9.8 cm,平均1.3 cm。病变形态:类圆形51侧,椭圆形13侧,不规则形11侧,分叶状8侧。病变边界:清楚73侧,不清楚10侧。病变T2WI脂肪抑制的信号特点:等高混杂信号40侧,等信号34侧,高信号9侧。病变DWI信号特点:76例中3例(均为单侧乳腺病变)DWI失败;80侧病变:高信号59侧,等信号21侧;病变ADC值范围为0.82×10-3 mm2/s~1.42×10-3 mm2/s,平均ADC值为1.15×10-3 mm2/s (正常乳腺ADC范围为1.03×10-3 mm2/s~1.98×10-3 mm2/s,平均为1.53×10-3 mm2/s)。病变内部强化方式:均匀明显强化50侧,不均匀强化33侧。病变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流出型33侧,缓升型28侧,平台型22侧。病变伴有导管扩张16侧(其中囊实性者11侧)。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具有以下特征:病灶多为边界清楚的圆形、类圆形均匀强化结节,T2WI以等高混杂或等信号为主,上述特征有助于正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