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2 | 下载41

目的 总结胸腔镜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管理,并对不同的体外循环建立策略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行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43例(2例中转)围术期资料,包括基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相关资料等.结果 共计实施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43例,2例中转(均为前外侧切口的病例,1例因升主动脉壁薄,出血难以控制;1例为上腔型房间隔缺损修补后肺出血,重新阻断后加宽上腔静脉),全组患者无死亡病例.颈静脉/股静脉置管组整体手术病例和单纯房间隔缺损病例的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短于股静脉双极管组(P<0.05),在转流时间、总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稳妥、可靠的周围体外循环,强化术中体外循环的管理,对于减少主动脉阻断、体外循环转流和手术时间,降低甚至预防各种相关潜在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白雪;胡义杰;廖祥丽;钟前进;唐文帅;雷钧;陈静;陈建明;李志平;李福平

来源:重庆医学 2017 年 46卷 3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2 | 下载:41
作者:
白雪;胡义杰;廖祥丽;钟前进;唐文帅;雷钧;陈静;陈建明;李志平;李福平
来源:
重庆医学 2017 年 46卷 33期
标签:
体外循环 胸腔镜 心脏手术
目的 总结胸腔镜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管理,并对不同的体外循环建立策略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行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43例(2例中转)围术期资料,包括基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相关资料等.结果 共计实施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43例,2例中转(均为前外侧切口的病例,1例因升主动脉壁薄,出血难以控制;1例为上腔型房间隔缺损修补后肺出血,重新阻断后加宽上腔静脉),全组患者无死亡病例.颈静脉/股静脉置管组整体手术病例和单纯房间隔缺损病例的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短于股静脉双极管组(P<0.05),在转流时间、总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稳妥、可靠的周围体外循环,强化术中体外循环的管理,对于减少主动脉阻断、体外循环转流和手术时间,降低甚至预防各种相关潜在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