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2 | 下载0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后不明原因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脑血管病中心连续登记的发病4.5 h内接受单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不明原因END定义为发病24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且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确切机制.比较不明原因END与无END AIS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治疗前临床数据,同时分析不明原因END AIS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纳入患者258例,其中无END患者243例(94.2%),不明原因END患者15例(5.8%).相比无END患者,不明原因END患者中糖尿病比例高,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NT)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093,P=0.048;Z=2.055,P=0.040).15例不明原因END患者溶栓前NIHSS评分较低[5(4,9)分],急性脑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以小动脉闭塞最多(11例,73.3%),梗死部位以内囊后肢(6例,40.0%)和脑桥腹内侧(6例,40.0%)最多.结论 糖尿病、DNT延长可能是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不明原因END的危险因素.不明原因END常见于小动脉闭塞AIS,NIHSS评分较低,梗死部位主要为内囊后肢和脑桥腹内侧.

作者:黄石仁;沈红健;邢鹏飞;沈芳;张永巍;吴涛;邓本强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8 年 39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2 | 下载:0
作者:
黄石仁;沈红健;邢鹏飞;沈芳;张永巍;吴涛;邓本强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8 年 39卷 9期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静脉溶栓疗法 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后不明原因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脑血管病中心连续登记的发病4.5 h内接受单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不明原因END定义为发病24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且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确切机制.比较不明原因END与无END AIS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治疗前临床数据,同时分析不明原因END AIS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纳入患者258例,其中无END患者243例(94.2%),不明原因END患者15例(5.8%).相比无END患者,不明原因END患者中糖尿病比例高,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NT)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093,P=0.048;Z=2.055,P=0.040).15例不明原因END患者溶栓前NIHSS评分较低[5(4,9)分],急性脑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以小动脉闭塞最多(11例,73.3%),梗死部位以内囊后肢(6例,40.0%)和脑桥腹内侧(6例,40.0%)最多.结论 糖尿病、DNT延长可能是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不明原因END的危险因素.不明原因END常见于小动脉闭塞AIS,NIHSS评分较低,梗死部位主要为内囊后肢和脑桥腹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