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6 | 下载4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rhEPO治疗组(n=60),对照组(n=60),假致伤组(n=10).120只采用改良的Feeney氏法制作脑外伤模型.rhEPO组大鼠致伤后即刻及每天腹腔内注射rhEPO(5000 U/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伤后5 h,12 h,24 h,3 d,5 d,7 d六个时间点断头取脑.采用RT-PCR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伤侧大脑皮层在不同时间点bcl-2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规律;应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Tune1)法观察伤侧大脑皮质凋亡的形态特征.结果:①对照组Bc1-2mRNA在外伤后5 h弱表达,12 h表达增强,24 h达高峰,3 d降至基础水平;rhEPO组Bc1-2mRNA在12 h达高峰,24 h,3 d持续高表达;5 d,7 d表达下调,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②Bcl-2蛋白主要分布在胞质/胞膜内,在外伤后24 h表达增加,3 d恢复到基础水平;rhEPO组Bc1-2蛋白在24 h达高峰,3 d,5 d,7 d持续高表达(P<0.05).③Tunel染色阳性细胞于外伤后5 h即已出现,3 d达高峰,7 d仍有表达;rhEPO组在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EPO可通过上调bcl-2基因表达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起到脑外伤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廖正步;支兴刚;石全红;朱继

来源: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7 年 28卷 2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6 | 下载:4
作者:
廖正步;支兴刚;石全红;朱继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7 年 28卷 22期
标签:
脑损伤 基因,bcl-2 红细胞生成素,重组 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rhEPO治疗组(n=60),对照组(n=60),假致伤组(n=10).120只采用改良的Feeney氏法制作脑外伤模型.rhEPO组大鼠致伤后即刻及每天腹腔内注射rhEPO(5000 U/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伤后5 h,12 h,24 h,3 d,5 d,7 d六个时间点断头取脑.采用RT-PCR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伤侧大脑皮层在不同时间点bcl-2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规律;应用凋亡原位末端标记(Tune1)法观察伤侧大脑皮质凋亡的形态特征.结果:①对照组Bc1-2mRNA在外伤后5 h弱表达,12 h表达增强,24 h达高峰,3 d降至基础水平;rhEPO组Bc1-2mRNA在12 h达高峰,24 h,3 d持续高表达;5 d,7 d表达下调,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②Bcl-2蛋白主要分布在胞质/胞膜内,在外伤后24 h表达增加,3 d恢复到基础水平;rhEPO组Bc1-2蛋白在24 h达高峰,3 d,5 d,7 d持续高表达(P<0.05).③Tunel染色阳性细胞于外伤后5 h即已出现,3 d达高峰,7 d仍有表达;rhEPO组在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EPO可通过上调bcl-2基因表达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起到脑外伤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