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2 | 下载17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ACS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普伐他汀20mg,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MMP-9和IL-18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血浆MMP-9和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彩超检查,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颈总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比较基本相似(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普伐他汀对ACS患者外周血MMP-9和IL-18的表达有一定调节作用,从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张勤军;陈明聪

来源: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2 年 25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2 | 下载:17
作者:
张勤军;陈明聪
来源: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2 年 25卷 1期
标签:
普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白细胞介素-18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ACS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普伐他汀20mg,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MMP-9和IL-18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血浆MMP-9和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彩超检查,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颈总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比较基本相似(P>0.05).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普伐他汀对ACS患者外周血MMP-9和IL-18的表达有一定调节作用,从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影响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