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7 | 下载96

目的:探讨不同b值对MR扩散加权成像(DWI)时腹部实质性器官和肝脏病灶表现扩散系数(ADC)值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29例研究对象行DWI检查,包括正常对照组17例,恶性病变组12例(肝细胞癌6例,胆管细胞癌2例,转移癌4例).对每例受试者分别采用2种扫描方案行DWI扫描,方案A采用b值为0、500和1000 s/mm2,方案B采用b值为0、200和400 s/mm2.测量并比较两种方案DWI扫描时腹部各器官及肝脏病灶的ADC值.结果:采用A方案时正常肝脏的ADC值为(1.50士0.11)×10-3mm2/s,采用B方案时为(1.13士0.19)×10-3mm2/s,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6.058,P<0.001).采用这2种扫描方案其它器官的ADC值测量结果:脾脏分别为(0.94士0.08)×10-3mm2/s和(0.86±0.08)×10-3mm2/s,胰腺分别为(1.43士0.13)×10-3mm2/s和(1.36士0.15)×10-3mm2/s,肾皮质分别为(2.19士0.15)X 10-3mm2/s和(2.21士0.19)×10-3mm2/s,肝内恶性病灶分别为(1.11士0.14)X 10-3mm2/s和(1.02士0.13)×10-3mm2/s;除肾皮质外,脾脏、胰腺和肝脏病灶的两次ADC值测量结果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值差大时的测量结果均明显高于b值差小者.结论:DWI成像时b值的不同会影响ADC值的测量结果,大b值差时的测量结果较小b值差时更准确且稳定.

作者:史丽静;郭勇;林伟;胡向红;郑奎宏;黄敏华;钱明珠

来源:放射学实践 2008 年 23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7 | 下载:96
作者:
史丽静;郭勇;林伟;胡向红;郑奎宏;黄敏华;钱明珠
来源:
放射学实践 2008 年 23卷 3期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现扩散系数 肝脏
目的:探讨不同b值对MR扩散加权成像(DWI)时腹部实质性器官和肝脏病灶表现扩散系数(ADC)值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29例研究对象行DWI检查,包括正常对照组17例,恶性病变组12例(肝细胞癌6例,胆管细胞癌2例,转移癌4例).对每例受试者分别采用2种扫描方案行DWI扫描,方案A采用b值为0、500和1000 s/mm2,方案B采用b值为0、200和400 s/mm2.测量并比较两种方案DWI扫描时腹部各器官及肝脏病灶的ADC值.结果:采用A方案时正常肝脏的ADC值为(1.50士0.11)×10-3mm2/s,采用B方案时为(1.13士0.19)×10-3mm2/s,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6.058,P<0.001).采用这2种扫描方案其它器官的ADC值测量结果:脾脏分别为(0.94士0.08)×10-3mm2/s和(0.86±0.08)×10-3mm2/s,胰腺分别为(1.43士0.13)×10-3mm2/s和(1.36士0.15)×10-3mm2/s,肾皮质分别为(2.19士0.15)X 10-3mm2/s和(2.21士0.19)×10-3mm2/s,肝内恶性病灶分别为(1.11士0.14)X 10-3mm2/s和(1.02士0.13)×10-3mm2/s;除肾皮质外,脾脏、胰腺和肝脏病灶的两次ADC值测量结果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值差大时的测量结果均明显高于b值差小者.结论:DWI成像时b值的不同会影响ADC值的测量结果,大b值差时的测量结果较小b值差时更准确且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