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5 | 下载0

目的 描述2006·2008年我国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状况.方法 分析2006-2008年度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总结与描述2006-2008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的状况、事故原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从2006-2008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数、伤亡人数、人口死亡率、万车死亡率、里程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每起事故平均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2008年我国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为5.56/10万人口,伤害死亡率以西藏、青海、新疆、天津、浙江等地较高.伤亡人员以男性、21-45岁青壮年为主,60岁以上的伤亡呈上升趋势;乘客、摩托车驾驶者、行人是主要的受害者.道路交通事故以19-20时为最高,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在3~5时最高.道路交通伤害原因主要是机动车肇事,主要肇事机动车类型为客车、摩托车和货车.电动自行车是非机动车肇事的主要交通工具,且其造成的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呈上升趋势.驾驶人员的违法行为是机动车肇事的主要原因,其中超速驾驶、未按规定让行、无证驾驶、逆行和酒后驾驶是引起交通肇事的前五位原因.结论 2006-2008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呈下降趋势,事故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

作者:段蕾蕾;吴春眉;邓晓;蒋炜;王建生

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0 年 21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5 | 下载:0
作者:
段蕾蕾;吴春眉;邓晓;蒋炜;王建生
来源: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0 年 21卷 3期
标签:
道路交通伤害 交通安全 监测 交警
目的 描述2006·2008年我国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状况.方法 分析2006-2008年度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总结与描述2006-2008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的状况、事故原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从2006-2008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数、伤亡人数、人口死亡率、万车死亡率、里程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每起事故平均死亡人数呈上升趋势.2008年我国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为5.56/10万人口,伤害死亡率以西藏、青海、新疆、天津、浙江等地较高.伤亡人员以男性、21-45岁青壮年为主,60岁以上的伤亡呈上升趋势;乘客、摩托车驾驶者、行人是主要的受害者.道路交通事故以19-20时为最高,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在3~5时最高.道路交通伤害原因主要是机动车肇事,主要肇事机动车类型为客车、摩托车和货车.电动自行车是非机动车肇事的主要交通工具,且其造成的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呈上升趋势.驾驶人员的违法行为是机动车肇事的主要原因,其中超速驾驶、未按规定让行、无证驾驶、逆行和酒后驾驶是引起交通肇事的前五位原因.结论 2006-2008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呈下降趋势,事故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