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2 | 下载66

目的 构建一种判断直径≤5 cm的临床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数学预测模型,以期提高肺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符合人组标准的NSCLC患者608例,采用SPSS随机数字生成器分组法按3∶1的比例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建模组病例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数学预测模型.采用验证组病例资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并与已有的模型进行比较.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中央型或周围型)、病理类型以及胸膜牵拉征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为P=ex/ (1+ex),其中x=-2.831+(0.825×肿瘤直径)+(1.53×中央型)+ (0.779×胸膜牵拉征)+(1.883×病理类型)-(0.06×年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预测值和观察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63 (95%CI:0.697~0.829).外部验证结果显示,与VA模型及Fudan模型相比,本模型的适用范围更广,准确率更高.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直径≤5 cm的临床早中期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判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其预测能力和准确性均高于其他同类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对是否进行进

作者:范懿魏;任卫东;史宏灿;束余声;陆世春;孙超;王霄霖

来源:国际呼吸杂志 2020 年 40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2 | 下载:66
作者:
范懿魏;任卫东;史宏灿;束余声;陆世春;孙超;王霄霖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2020 年 40卷 1期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淋巴转移 Logistic模型 临床验证 Carcinoma,non-small-cell lung Lymphatic metastasis Logistic models Clinical verification
目的 构建一种判断直径≤5 cm的临床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数学预测模型,以期提高肺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符合人组标准的NSCLC患者608例,采用SPSS随机数字生成器分组法按3∶1的比例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采用建模组病例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数学预测模型.采用验证组病例资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并与已有的模型进行比较.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中央型或周围型)、病理类型以及胸膜牵拉征是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为P=ex/ (1+ex),其中x=-2.831+(0.825×肿瘤直径)+(1.53×中央型)+ (0.779×胸膜牵拉征)+(1.883×病理类型)-(0.06×年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预测值和观察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63 (95%CI:0.697~0.829).外部验证结果显示,与VA模型及Fudan模型相比,本模型的适用范围更广,准确率更高.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直径≤5 cm的临床早中期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判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其预测能力和准确性均高于其他同类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对是否进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