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3 | 下载104

目的 探讨人苍白杆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分布及耐药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治疗该菌血流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北院收治的116例血液细菌培养为人苍白杆菌感染的临床和检验资料.结果 本研究血流感染人苍白杆菌病例中,性别分布为:男性占52.59%(61/116),女性占47.41%(55/116);年龄分布为:6岁以下47.41%(55/116),50岁以上22.41%(26/116),19~49岁17.24%(20/116),6~18岁12.93%(15/116);科室分布为:儿科占45.69%(53/116),重症监护病房(ICU)占28.45%(33/116),移植科占9.48%(11/116),肾内科占6.03%(7/116),泌尿外科占3.45%(4/116),神经内科占0.86%(1/116).人苍白杆菌对青霉素和第1、2、3代头孢菌素类、氨曲南耐药性较高,对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敏感性较高,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100.0%敏感.结论 人苍白杆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治疗应首选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预防该菌的医院血流感染,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

作者:古雅珏;符宏梧;钟惠娟

来源: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年 37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3 | 下载:104
作者:
古雅珏;符宏梧;钟惠娟
来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年 37卷 10期
标签:
人苍白杆菌 耐药率 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Ochrobactrum anthropi resistance rates blood infection risk factors
目的 探讨人苍白杆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分布及耐药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治疗该菌血流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北院收治的116例血液细菌培养为人苍白杆菌感染的临床和检验资料.结果 本研究血流感染人苍白杆菌病例中,性别分布为:男性占52.59%(61/116),女性占47.41%(55/116);年龄分布为:6岁以下47.41%(55/116),50岁以上22.41%(26/116),19~49岁17.24%(20/116),6~18岁12.93%(15/116);科室分布为:儿科占45.69%(53/116),重症监护病房(ICU)占28.45%(33/116),移植科占9.48%(11/116),肾内科占6.03%(7/116),泌尿外科占3.45%(4/116),神经内科占0.86%(1/116).人苍白杆菌对青霉素和第1、2、3代头孢菌素类、氨曲南耐药性较高,对4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敏感性较高,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100.0%敏感.结论 人苍白杆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治疗应首选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预防该菌的医院血流感染,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