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5 | 下载48

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在发病3~6 h内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动脉或静脉溶栓治疗,但治疗时间窗狭窄和颅内出血风险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血管新生是指从业已存在的血管网络以发芽的方式形成新的功能性血管的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参与了血管发生的调控.通过干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调控血管发生有可能成为一种改善卒中的治疗策略.

作者:刘鹃;汪泱;邓志锋

来源: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2 年 20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5 | 下载:48
作者:
刘鹃;汪泱;邓志锋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2 年 20卷 8期
标签: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 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 卒中 脑缺血 Histone Deacetylases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Neovascularization,Pathologic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Endothelial Cells Stroke Brain Ischemia
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在发病3~6 h内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动脉或静脉溶栓治疗,但治疗时间窗狭窄和颅内出血风险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血管新生是指从业已存在的血管网络以发芽的方式形成新的功能性血管的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参与了血管发生的调控.通过干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调控血管发生有可能成为一种改善卒中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