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9 | 下载128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后,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的疗效和预测因素。方法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 ETV治疗6个月以上获得病毒学应答者84例,分成继续ET V单药治疗组45例和ET V基础上加用Peg‐IFNα联合治疗组39例,分别继续治疗24~48周。检测基线和治疗期间血清HBV DNA载量、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指标。以 HBsAg下降幅度和 HBsAg≤150 IU/mL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 HBeAg清除和HBeAg血清学转换为次要疗效评价指标,同时分析基线HBsAg水平对Peg‐IFN疗效的影响。组间差异采用Fisher检验。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结束时患者 HBsAg下降幅度明显大于ET V单药组(单药组为0.24 lg IU/mL ,联合治疗组为0.61 lg IU/mL ,P=0.0007),且HBsAg≤150 IU/mL患者的比例也明显多于单药组(单药组为11.1%,联合治疗组为30.8%,P=0.0315)。两组的 HBeAg清除和 HBeAg血清学转换相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 HBsAg≤1500 IU/mL的患者,在加用Peg‐IFN治疗结束时 HBsAg≤150 IU/mL、HBeAg清除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基线HBsAg>1500 IU/mL的患者(HBsAg≤150 IU/mL :66.7%比14.8%, P=0.0024;HBeAg清除:58.3%比22.2%

作者:陈璐;郭斯敏;庄焱;赵钢德;周惠娟;郭清;杨菁;蔡伟;王晖;谢青

来源:肝脏 2015 年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9 | 下载:128
作者:
陈璐;郭斯敏;庄焱;赵钢德;周惠娟;郭清;杨菁;蔡伟;王晖;谢青
来源:
肝脏 2015 年 6期
标签:
肝炎 ,乙型 ,慢性 聚乙二醇干扰素 核苷类药物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Chronic hepatitis B Pegylated interferon Nucleoside analogues Hepatitis Bsurface antigen Hepatitis Be antigen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后,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的疗效和预测因素。方法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 ETV治疗6个月以上获得病毒学应答者84例,分成继续ET V单药治疗组45例和ET V基础上加用Peg‐IFNα联合治疗组39例,分别继续治疗24~48周。检测基线和治疗期间血清HBV DNA载量、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指标。以 HBsAg下降幅度和 HBsAg≤150 IU/mL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 HBeAg清除和HBeAg血清学转换为次要疗效评价指标,同时分析基线HBsAg水平对Peg‐IFN疗效的影响。组间差异采用Fisher检验。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结束时患者 HBsAg下降幅度明显大于ET V单药组(单药组为0.24 lg IU/mL ,联合治疗组为0.61 lg IU/mL ,P=0.0007),且HBsAg≤150 IU/mL患者的比例也明显多于单药组(单药组为11.1%,联合治疗组为30.8%,P=0.0315)。两组的 HBeAg清除和 HBeAg血清学转换相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 HBsAg≤1500 IU/mL的患者,在加用Peg‐IFN治疗结束时 HBsAg≤150 IU/mL、HBeAg清除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基线HBsAg>1500 IU/mL的患者(HBsAg≤150 IU/mL :66.7%比14.8%, P=0.0024;HBeAg清除:58.3%比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