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8 | 下载50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浓度与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AD)在诊断、预后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动脉三维血管成像(CTA)检查确诊为AD的患者35例;将其分为StanfordA型(A组,16例)和StanfordB型(B组,19例)两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浆DD水平并统计学分析.结果 (1)35例患者有27例DD> 0.5 μg/ml,诊断敏感性为77.14%.(2)血浆DD浓度值StanfordA型大于StanfordB型[(2.31±1.25)μg/ml vs (1.23±0.89) μg/ml,P<0.05].(3)24 h内死亡患者DD值高于生存患者[(3.19±0.74) μg/ml vs (1.36±0.98) μg/ml,P<0.05],A组死亡率高于B组死亡率(37.5% vs 10.5%,P<0.05),A组死亡患者DD水平高于B组死亡患者水平[(3.40±5.17)μg/ml vs(1.9±0.00) μg/ml,P<0.05)].结论 StanfordA型血浆D-二聚体浓度高于Stanford B型.血浆D-二聚体浓度升高提示主动脉夹层撕裂范围增大,预后不良.

作者:陈倩;刘景峰;陈锋;胡卫民;刘盛辉

来源:海南医学 2013 年 24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8 | 下载:50
作者:
陈倩;刘景峰;陈锋;胡卫民;刘盛辉
来源:
海南医学 2013 年 24卷 4期
标签:
D-二聚体 主动脉夹层 分型 预后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浓度与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AD)在诊断、预后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动脉三维血管成像(CTA)检查确诊为AD的患者35例;将其分为StanfordA型(A组,16例)和StanfordB型(B组,19例)两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浆DD水平并统计学分析.结果 (1)35例患者有27例DD> 0.5 μg/ml,诊断敏感性为77.14%.(2)血浆DD浓度值StanfordA型大于StanfordB型[(2.31±1.25)μg/ml vs (1.23±0.89) μg/ml,P<0.05].(3)24 h内死亡患者DD值高于生存患者[(3.19±0.74) μg/ml vs (1.36±0.98) μg/ml,P<0.05],A组死亡率高于B组死亡率(37.5% vs 10.5%,P<0.05),A组死亡患者DD水平高于B组死亡患者水平[(3.40±5.17)μg/ml vs(1.9±0.00) μg/ml,P<0.05)].结论 StanfordA型血浆D-二聚体浓度高于Stanford B型.血浆D-二聚体浓度升高提示主动脉夹层撕裂范围增大,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