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8 | 下载0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单孔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差异.方法:11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在本院接受治疗并纳入研究,根据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单孔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早期应激及代谢指标、细胞黏附分子、血液流变学特性、Th1/Th2因子水平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早期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白细胞(WBC)值低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早期可溶性分化抗原44拼接变异体6(sCD44v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上皮钙黏素(sE-cadherin)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刚性指数(RI)、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值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血沉方程K值(ESR K)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值高于对照组,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可以有效去除输尿管上段

作者:黄春雨

来源: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 年 22卷 1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8 | 下载:0
作者:
黄春雨
来源: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 年 22卷 13期
标签:
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单孔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Upper ureteral calculi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ureterolithotomy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单孔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差异.方法:11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在本院接受治疗并纳入研究,根据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单孔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早期应激及代谢指标、细胞黏附分子、血液流变学特性、Th1/Th2因子水平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早期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白细胞(WBC)值低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早期可溶性分化抗原44拼接变异体6(sCD44v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上皮钙黏素(sE-cadherin)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刚性指数(RI)、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值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血沉方程K值(ESR K)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值高于对照组,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可以有效去除输尿管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