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0 | 下载0

目的 探讨北京市和天津市不同温度水平下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与居民每日死亡的定量关系.方法 收集北京市和天津市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每日大气PM10、每日平均温度、每日平均相对湿度、每日居民不同病因别死亡人数,建立时间序列数据库.将每日温度分成低(<P50)、中(P0~P5)、高(>P75)3个层次,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两城市大气PM10与居民每日不同病因别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对于总死亡,北京市和天津市高、中温水平下大气PM10的超额危险度(excess risk,ER明显高于低温水平,且中温水平下效应值最大,两城市的ER分别为0.46%(95%CI:0.18%~0.75%)和0.87%(95%CI:0.34%~1.41%);对于循环系统死亡,北京市和天津市高、中温水平下大气PM10的超额危险度明显高于低温水平,且高温水平下的超额危险度值更大,两城市的ER分别为0.52%(95%CI:0.07%~0.98%)和1.13%(95%CI:0.43%~1.83%);对于呼吸系统死亡,北京和天津市中温水平下大气PM10的超额危险度最大,两城市的ER分别为0.99%(95%CI:0.16%~1.74%)和1.48%(95%CI:0.25%~1.95%).结论 不同温度水平下,北京市和天津市大气PM10污染致居民死亡的急性效应不同,中高温水平下,大气PM 10的健康效应值更大.制定人群大气污染健康效应公共政策时,

作者:曾强;李培;倪洋;李国星;潘小川

来源: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7 年 34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0 | 下载:0
作者:
曾强;李培;倪洋;李国星;潘小川
来源: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7 年 34卷 5期
标签:
温度 可吸入颗粒物 时间序列研究 广义相加模型 Temperature Thoracic particulate matter Time-series analysis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目的 探讨北京市和天津市不同温度水平下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与居民每日死亡的定量关系.方法 收集北京市和天津市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每日大气PM10、每日平均温度、每日平均相对湿度、每日居民不同病因别死亡人数,建立时间序列数据库.将每日温度分成低(<P50)、中(P0~P5)、高(>P75)3个层次,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两城市大气PM10与居民每日不同病因别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对于总死亡,北京市和天津市高、中温水平下大气PM10的超额危险度(excess risk,ER明显高于低温水平,且中温水平下效应值最大,两城市的ER分别为0.46%(95%CI:0.18%~0.75%)和0.87%(95%CI:0.34%~1.41%);对于循环系统死亡,北京市和天津市高、中温水平下大气PM10的超额危险度明显高于低温水平,且高温水平下的超额危险度值更大,两城市的ER分别为0.52%(95%CI:0.07%~0.98%)和1.13%(95%CI:0.43%~1.83%);对于呼吸系统死亡,北京和天津市中温水平下大气PM10的超额危险度最大,两城市的ER分别为0.99%(95%CI:0.16%~1.74%)和1.48%(95%CI:0.25%~1.95%).结论 不同温度水平下,北京市和天津市大气PM10污染致居民死亡的急性效应不同,中高温水平下,大气PM 10的健康效应值更大.制定人群大气污染健康效应公共政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