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82 | 下载172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小儿麻醉诱导期意识消失(LOC)时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EC)变化.了解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方法 45例患儿择期接受手术,年龄3~8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S1、S2组分别输注舒芬太尼0.01、0.02μg·k-1·min-1;组,生理盐水持续输注.所有患儿均不使用术前药,入室后开放静脉,稳定5 min后分别输注舒芬太尼或生理盐水.输注30 min后,开始丙泊酚靶控输注,所有患儿的丙泊酚起始EC设定为1 μg/ml,以后再逐渐递增至2、3、4 μg/ml.分别于基础时点、舒芬太尼输注30 min后、丙泊酚每次达到预设EC稳定1 min后以及LOC即刻记录BIS、丙泊酚EC、OAA/S评分、HR、SBP及MAP.结果 患儿LOC时S1组丙泊酚EC50[1.28 μg/ml,95

作者:黄悦;陈煜;杭燕南;张马忠;周泓

来源: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 年 24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82 | 下载:172
作者:
黄悦;陈煜;杭燕南;张马忠;周泓
来源: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 年 24卷 9期
标签:
脑电双频指数 舒芬太尼 丙泊酚 小儿麻醉 靶控输注 药物相互作用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小儿麻醉诱导期意识消失(LOC)时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丙泊酚的效应室浓度(EC)变化.了解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方法 45例患儿择期接受手术,年龄3~8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S1、S2组分别输注舒芬太尼0.01、0.02μg·k-1·min-1;组,生理盐水持续输注.所有患儿均不使用术前药,入室后开放静脉,稳定5 min后分别输注舒芬太尼或生理盐水.输注30 min后,开始丙泊酚靶控输注,所有患儿的丙泊酚起始EC设定为1 μg/ml,以后再逐渐递增至2、3、4 μg/ml.分别于基础时点、舒芬太尼输注30 min后、丙泊酚每次达到预设EC稳定1 min后以及LOC即刻记录BIS、丙泊酚EC、OAA/S评分、HR、SBP及MAP.结果 患儿LOC时S1组丙泊酚EC50[1.28 μg/ml,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