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2 | 下载361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确诊为PCV的患者15例(16只眼),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前置镜下眼底检查、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眼底彩色照相检查.所有患者按照常规内眼手术操作要求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0.5 mg/0.05 ml,注射后3 d联合PDT治疗,随访6个月.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和视力变化,以及黄斑区出血渗出吸收和息肉样病灶消退情况.结果 15例患者16只眼在治疗前的平均视力为(0.92 ±0.62)logMAR,经治疗6个月后的平均视力为(0.53 ±0.27)logMAR,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了(0.39 ±0.32)logMA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416, P <0.05).治疗前患者的平均CRT厚度为(358.17 ±141.29)μm,治疗6个月后的平均CRT厚度为(218.29 ± 50.23)μm,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38.29 ±129.33)μm,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4.492,P <0.05).经FFA及ICGA检查结果显示,有3只眼(18.8

作者:赵燕;吴建华;严立

来源:临床眼科杂志 2018 年 2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2 | 下载:361
作者:
赵燕;吴建华;严立
来源:
临床眼科杂志 2018 年 26卷 1期
标签: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玻璃体腔注射 雷珠单抗 光动力治疗 临床观察 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 Vitreous cavity Monoclonal antibody Photodynamic therapy Clinical observation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确诊为PCV的患者15例(16只眼),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前置镜下眼底检查、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眼底彩色照相检查.所有患者按照常规内眼手术操作要求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0.5 mg/0.05 ml,注射后3 d联合PDT治疗,随访6个月.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和视力变化,以及黄斑区出血渗出吸收和息肉样病灶消退情况.结果 15例患者16只眼在治疗前的平均视力为(0.92 ±0.62)logMAR,经治疗6个月后的平均视力为(0.53 ±0.27)logMAR,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了(0.39 ±0.32)logMA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416, P <0.05).治疗前患者的平均CRT厚度为(358.17 ±141.29)μm,治疗6个月后的平均CRT厚度为(218.29 ± 50.23)μm,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38.29 ±129.33)μm,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4.492,P <0.05).经FFA及ICGA检查结果显示,有3只眼(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