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2 | 下载289

目的 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组和血浆置换组各46例.两组分别接受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和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吲哚菁绿清除率、炎症因子、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组病死率低于血浆置换组,总有效率高于血浆置换组(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IL-10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治疗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组血清TNF-α、IL-6、CRP低于血浆置换组(P均<0.05),IL-10高于血浆置换组(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和总胆红素(TBIL)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吲哚菁绿清除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组ALT、DBIL、TBIL低于血浆置换组(P均<0.05),吲哚菁绿清除率高于血浆置换组(P<0.05).治疗后两组PTA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组PTA高于血浆置换组(P<0.05).结论 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促进

作者:更藏尖措;汪祖兰;于国英

来源:山东医药 2018 年 58卷 2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2 | 下载:289
作者:
更藏尖措;汪祖兰;于国英
来源:
山东医药 2018 年 58卷 25期
标签:
慢加急性肝衰竭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血浆置换 吲哚菁绿清除率
目的 观察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组和血浆置换组各46例.两组分别接受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和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病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吲哚菁绿清除率、炎症因子、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组病死率低于血浆置换组,总有效率高于血浆置换组(P均<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IL-10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治疗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组血清TNF-α、IL-6、CRP低于血浆置换组(P均<0.05),IL-10高于血浆置换组(P<0.05).治疗后两组丙氨酸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和总胆红素(TBIL)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吲哚菁绿清除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组ALT、DBIL、TBIL低于血浆置换组(P均<0.05),吲哚菁绿清除率高于血浆置换组(P<0.05).治疗后两组PTA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组PTA高于血浆置换组(P<0.05).结论 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