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7 | 下载20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清B细胞激活因子(BAFF)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2008年4-11月初次在本院住院的42例ITP患儿(试验组)治疗前的血清BAFF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血小板计数(BPC);同时检测40例拟择期手术患儿(对照组)血清BAFF水平.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清BAFF水平的差异,应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试验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BAFF水平与血小板的相关性.结果 ITP患儿治疗前BAFF水平为(0.9433±0.5835)μg·L-1,治疗后BAFF水平为(0.4545±0.2160)μg·L-1,对照组BAFF水平为(0.538 9±0.234 7)μg·L-1.ITP患儿治疗前血清BAF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ITP患儿治疗后(P.<0.01),治疗后BAFF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外周BPC与血清BAFF水平呈负相关(r=-0.305,P<0.01).结论 增高的BAFF可能参与ITP的发病机制.

作者:张军红;徐酉华

来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 年 25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7 | 下载:20
作者:
张军红;徐酉华
来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 年 25卷 3期
标签: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 B细胞激活因子 发病机制 儿童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清B细胞激活因子(BAFF)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2008年4-11月初次在本院住院的42例ITP患儿(试验组)治疗前的血清BAFF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血小板计数(BPC);同时检测40例拟择期手术患儿(对照组)血清BAFF水平.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清BAFF水平的差异,应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试验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BAFF水平与血小板的相关性.结果 ITP患儿治疗前BAFF水平为(0.9433±0.5835)μg·L-1,治疗后BAFF水平为(0.4545±0.2160)μg·L-1,对照组BAFF水平为(0.538 9±0.234 7)μg·L-1.ITP患儿治疗前血清BAF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ITP患儿治疗后(P.<0.01),治疗后BAFF的表达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外周BPC与血清BAFF水平呈负相关(r=-0.305,P<0.01).结论 增高的BAFF可能参与ITP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