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27 | 下载239

目的:分析10例脑动脉夹层(CAD)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西安高新医院神经内科2006年6月—2013年1月收治10例 CAD 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15~62岁;有高血压病史者3例,吸烟史者5例,均无糖尿病家族史;自发性脑动脉夹层6例,创伤性脑动脉夹层4例(2例为脑血管介入治疗引起的并发症,2例为运动后创伤);6例为颈动脉夹层,2例为大脑中动脉夹层,1例为椎动脉夹层,1例为大脑后动脉夹层。首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显示:血管闭塞6例,其中左颈内动脉(LICA)C1段闭塞3例,左大脑中动脉(LMCA)M1段闭塞1例,右颈内动脉(RICA)C6段闭塞1例,右椎动脉(RVA)V1段闭塞1例;重度线样狭窄2例,其中右大脑中动脉(RMCA)M1远端狭窄1例,左大脑后动脉(LPCA)P2段狭窄1例;局部血管分层狭窄2例,其中 LICA C1段分层狭窄1例,LICA C2段内膜分层狭窄1例。经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支架植入等治疗后,所有患者病变血管全部再通,血管形态均恢复正常。随访2年,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示所有患者血管形态稳定,未出现再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论 DSA 检查结果显示双腔征和内瓣膜是 CAD 的特征性

作者:贾颐;代晓杰;董素娟;樊同;刘建军

来源: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 年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27 | 下载:239
作者:
贾颐;代晓杰;董素娟;樊同;刘建军
来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 年 9期
标签:
脑动脉疾病 磁共振成像,介入性 抗凝药 Cerebral arterial disease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interventional Anticoagulants
目的:分析10例脑动脉夹层(CAD)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西安高新医院神经内科2006年6月—2013年1月收治10例 CAD 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15~62岁;有高血压病史者3例,吸烟史者5例,均无糖尿病家族史;自发性脑动脉夹层6例,创伤性脑动脉夹层4例(2例为脑血管介入治疗引起的并发症,2例为运动后创伤);6例为颈动脉夹层,2例为大脑中动脉夹层,1例为椎动脉夹层,1例为大脑后动脉夹层。首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显示:血管闭塞6例,其中左颈内动脉(LICA)C1段闭塞3例,左大脑中动脉(LMCA)M1段闭塞1例,右颈内动脉(RICA)C6段闭塞1例,右椎动脉(RVA)V1段闭塞1例;重度线样狭窄2例,其中右大脑中动脉(RMCA)M1远端狭窄1例,左大脑后动脉(LPCA)P2段狭窄1例;局部血管分层狭窄2例,其中 LICA C1段分层狭窄1例,LICA C2段内膜分层狭窄1例。经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支架植入等治疗后,所有患者病变血管全部再通,血管形态均恢复正常。随访2年,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示所有患者血管形态稳定,未出现再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论 DSA 检查结果显示双腔征和内瓣膜是 CAD 的特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