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6 | 下载0

目的构建人共刺激分子CD80(B7-1)、T细胞识别的鳞状细胞癌抗原3(Sart3)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分别在原核和人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方法 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盘组织抽提的总RNA中克隆Sart3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第1~1281 bp),此段序列包括已报道的能诱导HLA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抗原表位.然后将不含终止密码子的B7-1cDNA和Sart3 cDNA共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测定核苷酸序列确定重组成功后,分别转染大肠杆菌和人成纤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检测B7和Sart3的表达.结果构建人B7、Sart3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B7Sart3/pEGFPN.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B7、Sart3相应序列(NM_005191、NM_014706)一致,阅读框无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现在转染的人成纤维细胞表面有明显的荧光增强,免疫印迹发现融合蛋白可以与抗B7抗体反应,融合蛋白分子量与B7-Sart3-EGFP的预测分子量相当.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B7Sart3/pEGFPN,并在人成纤维细胞中表达.为下一步研究将SART3蛋白作为肿瘤疫苗应用于骨肉瘤的生物治疗打下基础.

作者:黄方敏;郑启新;吕斌;鲍同柱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年 33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6 | 下载:0
作者:
黄方敏;郑启新;吕斌;鲍同柱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年 33卷 2期
标签:
Sart3基因 B7基因 克隆 基因表达
目的构建人共刺激分子CD80(B7-1)、T细胞识别的鳞状细胞癌抗原3(Sart3)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分别在原核和人成纤维细胞中表达.方法 采用RT-PCR技术,从人胎盘组织抽提的总RNA中克隆Sart3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第1~1281 bp),此段序列包括已报道的能诱导HLA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抗原表位.然后将不含终止密码子的B7-1cDNA和Sart3 cDNA共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测定核苷酸序列确定重组成功后,分别转染大肠杆菌和人成纤维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检测B7和Sart3的表达.结果构建人B7、Sart3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B7Sart3/pEGFPN.测序结果与GenBank的B7、Sart3相应序列(NM_005191、NM_014706)一致,阅读框无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现在转染的人成纤维细胞表面有明显的荧光增强,免疫印迹发现融合蛋白可以与抗B7抗体反应,融合蛋白分子量与B7-Sart3-EGFP的预测分子量相当.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B7Sart3/pEGFPN,并在人成纤维细胞中表达.为下一步研究将SART3蛋白作为肿瘤疫苗应用于骨肉瘤的生物治疗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