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8 | 下载144

目的:分析不同成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表现及转归与患者凝血指标和临床评分的关系。方法:485例DIC患者,依据原发病分为感染组(n=208)、手术创伤组(n=94)、恶性肿瘤组(n=105)、病理产科组(n=22)、严重肝病组(n=48)和器官功能损伤组(n=8),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表现和不同治疗方案(对症支持治疗、替代治疗、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不同疗效(有效、无效)DIC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和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DIC显性积分分值(5分、6分、7分、8分)分布的差异,以及凝血指标和显性积分与DIC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成因 DIC组患者出血、休克、器官衰竭发生率及疗效有明显差异;病理产科组出血发生率最高(72.73

作者:杨婷;高清平

来源:微循环学杂志 2016 年 26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8 | 下载:144
作者:
杨婷;高清平
来源:
微循环学杂志 2016 年 26卷 3期
标签: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指标 临床评分 转归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Coagulation indicators Clinical score Outcome
目的:分析不同成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表现及转归与患者凝血指标和临床评分的关系。方法:485例DIC患者,依据原发病分为感染组(n=208)、手术创伤组(n=94)、恶性肿瘤组(n=105)、病理产科组(n=22)、严重肝病组(n=48)和器官功能损伤组(n=8),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表现和不同治疗方案(对症支持治疗、替代治疗、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不同疗效(有效、无效)DIC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和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DIC显性积分分值(5分、6分、7分、8分)分布的差异,以及凝血指标和显性积分与DIC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成因 DIC组患者出血、休克、器官衰竭发生率及疗效有明显差异;病理产科组出血发生率最高(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