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0 | 下载93

目的:评价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间歇负压吸引与持续负压吸引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21例采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负压吸引,试验组采用间歇负压吸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有58例患者48 h腹痛腹胀消失或减轻,总有效率为95.08%,对照组有50例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或减轻,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4, P<0.05)。试验组48 h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总有效率为96.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8,P<0.05)。试验组患者术前腹围(95.04±4.23) cm,5 d后腹围缩小到(80.27±3.56) cm。对照组患者术前腹围(94.60±4.26)cm,5 d后腹围缩小到(81.20±2.84)cm,治疗前和治疗5 d后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0.569,-1.587;P >0.05)。试验组治疗后5 d 每日引流量为(2.58±0.57)L,高于对照组的(1.90±0.41)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3,P<0.05)。结论间歇负压吸引比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各种类型肠梗阻更能及时引流出肠道内的积液和积气,更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但腹

作者:尚炳英;李丹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年 20卷 2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0 | 下载:93
作者:
尚炳英;李丹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年 20卷 21期
标签:
肠梗阻;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间歇负压吸引;持续负压吸引 Intestinal obstruction Transnasal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theter insertion Intermittent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Continuous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目的:评价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间歇负压吸引与持续负压吸引两种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21例采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负压吸引,试验组采用间歇负压吸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有58例患者48 h腹痛腹胀消失或减轻,总有效率为95.08%,对照组有50例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或减轻,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4, P<0.05)。试验组48 h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总有效率为96.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8,P<0.05)。试验组患者术前腹围(95.04±4.23) cm,5 d后腹围缩小到(80.27±3.56) cm。对照组患者术前腹围(94.60±4.26)cm,5 d后腹围缩小到(81.20±2.84)cm,治疗前和治疗5 d后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0.569,-1.587;P >0.05)。试验组治疗后5 d 每日引流量为(2.58±0.57)L,高于对照组的(1.90±0.41)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3,P<0.05)。结论间歇负压吸引比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各种类型肠梗阻更能及时引流出肠道内的积液和积气,更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但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