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99 | 下载261

目的:调查早产儿住院期间经历致痛性操作的现状,为早产儿的疼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8—10月深圳市某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1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调查早产儿住院期间经历致痛性操作的项目、数量及疼痛水平。疼痛评分采用早产儿疼痛评分量表( PIPP)进行评分。结果111例早产儿住院期间共经8258次致痛性操作,平均每例早产儿经历(74.4±18.22)次,每人每天经历(3.72±1.53)次。出生体质量<1500 g的早产儿平均每人经历153次,出生体质量≥1500 g的早产儿平均每人经历46次;早产儿经历最多的疼痛刺激是揭除3M透明敷贴,疼痛评分排在前3位的为外周动脉穿刺、采足底血、皮下注射。结论早产儿,特别是<1500 g的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在住院期间常需接受大量侵入性、致痛性操作。有必要加强医护人员疼痛管理能力的培训,从而减少疼痛刺激对早产儿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陈丽莲;熊小云;余霞娟;袁瑞琴;黄颖穗;曹爱芬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年 2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99 | 下载:261
作者:
陈丽莲;熊小云;余霞娟;袁瑞琴;黄颖穗;曹爱芬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年 24期
标签:
住院;早产儿;致痛性操作;疼痛管理 Hospitalization Premature infants Painful operation Pain management
目的:调查早产儿住院期间经历致痛性操作的现状,为早产儿的疼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8—10月深圳市某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1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调查早产儿住院期间经历致痛性操作的项目、数量及疼痛水平。疼痛评分采用早产儿疼痛评分量表( PIPP)进行评分。结果111例早产儿住院期间共经8258次致痛性操作,平均每例早产儿经历(74.4±18.22)次,每人每天经历(3.72±1.53)次。出生体质量<1500 g的早产儿平均每人经历153次,出生体质量≥1500 g的早产儿平均每人经历46次;早产儿经历最多的疼痛刺激是揭除3M透明敷贴,疼痛评分排在前3位的为外周动脉穿刺、采足底血、皮下注射。结论早产儿,特别是<1500 g的极/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在住院期间常需接受大量侵入性、致痛性操作。有必要加强医护人员疼痛管理能力的培训,从而减少疼痛刺激对早产儿造成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