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5 | 下载113

目的 观察先天性寰枕融合患者椎动脉走行的解剖学特征及其在颅颈交界区后路内固定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自2007年1月-2010年10月施行CT血管造影检查的48例先天性寰枕融合患者诊断与治疗经过,观察分析其椎动脉解剖走行特点.结果 根据椎动脉分支和行程,48例患者96侧椎动脉共分为5种类型:Ⅰ型,椎动脉单干,走行于枕骨化的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之间,共19侧(19.79%);Ⅱ型,椎动脉单干,走行于寰椎与枕骨之间的骨孔,共43侧(44.79%);Ⅲ型,椎动脉单干,走行于枕骨与寰椎后弓之间,共29侧(30.21%);Ⅳ型,椎动脉开窗,一支走行于枕骨化的寰椎后弓下方,一支走行于寰椎和枕骨之间,入硬脑膜后重新汇合成椎动脉,共3侧(3.13%);V型,椎动脉发育细小或缺如,共2侧(2.08%).结论 先天性寰枕融合患者,椎动脉解剖走行变异较大.对于Ⅰ型和Ⅳ型椎动脉患者,神经外科手术显露时损伤椎动脉的风险较高;而Ⅱ型和Ⅲ型椎动脉患者,遵守严格的骨膜下分离操作原则可降低椎动脉损伤风险.手术前行CT血管造影并结合骨性结构融合特点,能够明显降低手术损伤的风险.

作者:王兴文;陈赞;许平;吴浩;菅凤增

来源: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1 年 11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5 | 下载:113
作者:
王兴文;陈赞;许平;吴浩;菅凤增
来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1 年 11卷 5期
标签:
寰枕关节 脱位 椎动脉 血管造影术
目的 观察先天性寰枕融合患者椎动脉走行的解剖学特征及其在颅颈交界区后路内固定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自2007年1月-2010年10月施行CT血管造影检查的48例先天性寰枕融合患者诊断与治疗经过,观察分析其椎动脉解剖走行特点.结果 根据椎动脉分支和行程,48例患者96侧椎动脉共分为5种类型:Ⅰ型,椎动脉单干,走行于枕骨化的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之间,共19侧(19.79%);Ⅱ型,椎动脉单干,走行于寰椎与枕骨之间的骨孔,共43侧(44.79%);Ⅲ型,椎动脉单干,走行于枕骨与寰椎后弓之间,共29侧(30.21%);Ⅳ型,椎动脉开窗,一支走行于枕骨化的寰椎后弓下方,一支走行于寰椎和枕骨之间,入硬脑膜后重新汇合成椎动脉,共3侧(3.13%);V型,椎动脉发育细小或缺如,共2侧(2.08%).结论 先天性寰枕融合患者,椎动脉解剖走行变异较大.对于Ⅰ型和Ⅳ型椎动脉患者,神经外科手术显露时损伤椎动脉的风险较高;而Ⅱ型和Ⅲ型椎动脉患者,遵守严格的骨膜下分离操作原则可降低椎动脉损伤风险.手术前行CT血管造影并结合骨性结构融合特点,能够明显降低手术损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