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2 | 下载126

目的 探讨单侧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致脑血流灌注降低的空间模式,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流量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CTA与基于动脉自旋标记的灌注多模态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测量颈动脉狭窄程度;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观察轻度狭窄组和中至重度狭窄组患者脑血流灌注变化,以及颈动脉狭窄致脑血流灌注改变空间模式;基于兴趣区的方法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流量变化的关系.结果 22例单侧(左侧13例、右侧9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13例为轻度狭窄、9例为中至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组相比,中至重度狭窄组患者动脉自旋标记显示双侧(患侧显著)顶叶(t=-2.382,P=0.014)、额叶(t=-2.354,P=0.015)和半卵圆中心(t=-2.283,P=0.017)脑血流量降低,且基本位于双侧(患侧显著)分水岭区;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的脑血流灌注改变区域也位于双侧(患侧显著)分水岭区(r=-0.479,P=0.024).结论 单侧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可以导致以患侧显著的双侧分水岭区脑血流灌注降低,且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流量呈负相关关系.

作者:李建瑞;张志强;张军;许强;程晓青;谢媛;卢光明

来源: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5 年 15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2 | 下载:126
作者:
李建瑞;张志强;张军;许强;程晓青;谢媛;卢光明
来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5 年 15卷 2期
标签:
颈动脉狭窄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Carotid stenosis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目的 探讨单侧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致脑血流灌注降低的空间模式,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流量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CTA与基于动脉自旋标记的灌注多模态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测量颈动脉狭窄程度;基于体素的分析方法观察轻度狭窄组和中至重度狭窄组患者脑血流灌注变化,以及颈动脉狭窄致脑血流灌注改变空间模式;基于兴趣区的方法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流量变化的关系.结果 22例单侧(左侧13例、右侧9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中13例为轻度狭窄、9例为中至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组相比,中至重度狭窄组患者动脉自旋标记显示双侧(患侧显著)顶叶(t=-2.382,P=0.014)、额叶(t=-2.354,P=0.015)和半卵圆中心(t=-2.283,P=0.017)脑血流量降低,且基本位于双侧(患侧显著)分水岭区;与狭窄程度呈负相关的脑血流灌注改变区域也位于双侧(患侧显著)分水岭区(r=-0.479,P=0.024).结论 单侧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可以导致以患侧显著的双侧分水岭区脑血流灌注降低,且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流量呈负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