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20 | 下载88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皮质激活模式和功能重组改变.方法 采用fMRI观察2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对指运动任务时的运动皮质激活模式和功能重组改变,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Fugl-Meyer上肢评价量表(FMA-UE)评价上肢运动功能,神经电生理学监测静息运动阈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兴趣区激活强度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神经电生理学的相关性,动态因果模型分析对指运动时双侧大脑半球间和大脑半球内有效连接.结果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患侧对指运动主要表现为患侧初级运动皮质、运动前区皮质和双侧辅助运动区激活,同时伴健侧运动前区皮质、后顶叶皮质和双侧小脑半球少量激活;健侧对指运动主要表现为健侧初级运动皮质、运动前区皮质和辅助运动区激活,同时伴患侧辅助运动区、顶下小叶少量激活.患侧初级运动皮质激活强度值与神经功能(NIHSS评分)呈负相关(rs=-0.452,P=0.035)、与上肢运动功能(FMA-UE评分)呈正相关(rs=0.543,P=0.009),患侧感觉运动皮质激活强度值与患侧静息运动阈值呈正相关(rs=0.718,P=0.001).在动态因果模型所示优势模型中,双侧初级运动皮质间存在双向负性有效连接;健侧辅助运动区对健侧初级运动皮质存在负性有效连接,对患侧初级运动皮质存在正性

作者:曾繁勇;张志强;杨昉;胡建平;许强;卢光明

来源: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7 年 17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20 | 下载:88
作者:
曾繁勇;张志强;杨昉;胡建平;许强;卢光明
来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7 年 17卷 12期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运动皮质 磁共振成像 Stroke Brain ischemia Motor cortex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运动皮质激活模式和功能重组改变.方法 采用fMRI观察2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对指运动任务时的运动皮质激活模式和功能重组改变,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Fugl-Meyer上肢评价量表(FMA-UE)评价上肢运动功能,神经电生理学监测静息运动阈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兴趣区激活强度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神经电生理学的相关性,动态因果模型分析对指运动时双侧大脑半球间和大脑半球内有效连接.结果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患侧对指运动主要表现为患侧初级运动皮质、运动前区皮质和双侧辅助运动区激活,同时伴健侧运动前区皮质、后顶叶皮质和双侧小脑半球少量激活;健侧对指运动主要表现为健侧初级运动皮质、运动前区皮质和辅助运动区激活,同时伴患侧辅助运动区、顶下小叶少量激活.患侧初级运动皮质激活强度值与神经功能(NIHSS评分)呈负相关(rs=-0.452,P=0.035)、与上肢运动功能(FMA-UE评分)呈正相关(rs=0.543,P=0.009),患侧感觉运动皮质激活强度值与患侧静息运动阈值呈正相关(rs=0.718,P=0.001).在动态因果模型所示优势模型中,双侧初级运动皮质间存在双向负性有效连接;健侧辅助运动区对健侧初级运动皮质存在负性有效连接,对患侧初级运动皮质存在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