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1 | 下载12

目的:回顾性总结经右侧小切口微创瓣膜手术技术的早期和长期结果,评估通过微创治疗多瓣膜病变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5例多瓣膜病患者.所有患者接受经右侧小切口开胸手术和股动静脉-颈内静脉体外循环.所有患者均同期完成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另有11例患者接受了三尖瓣修复术,25例患者接受了房颤消融消融术.短期结果包括:住院死亡率、胸腔引流、再手术出血、手术时间、通气时间、伤口感染、输血量和住院时间.长期结果包括:全因死亡率,心力衰竭和瓣膜并发症.结果:75例平均切口长度为(5.16±2.16)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183.8±36.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34.2±23.9)min;插管时间中位数为17.0(14.0,22.0)h.重症监护和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0.0(18.0,25.5)h和7.0(5.0,8.0)d.其中1人死于无法控制的重症感染.47例(62.7%)患者接受输血.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49.8(22.6,79.4)个月,94.6%未发生全因死亡率,87.8%未发生瓣膜并发症,97.3%未发生心力衰竭.结论:多瓣膜病变可以通过微创技术安全、可重复地完成.

作者:李光;杨昭;刘硕;张帅;张继超;尤斌

来源: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2 年 41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1 | 下载:12
作者:
李光;杨昭;刘硕;张帅;张继超;尤斌
来源: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2 年 41卷 7期
标签:
多瓣膜病 微创手术 二尖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置换术
目的:回顾性总结经右侧小切口微创瓣膜手术技术的早期和长期结果,评估通过微创治疗多瓣膜病变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5例多瓣膜病患者.所有患者接受经右侧小切口开胸手术和股动静脉-颈内静脉体外循环.所有患者均同期完成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另有11例患者接受了三尖瓣修复术,25例患者接受了房颤消融消融术.短期结果包括:住院死亡率、胸腔引流、再手术出血、手术时间、通气时间、伤口感染、输血量和住院时间.长期结果包括:全因死亡率,心力衰竭和瓣膜并发症.结果:75例平均切口长度为(5.16±2.16)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183.8±36.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34.2±23.9)min;插管时间中位数为17.0(14.0,22.0)h.重症监护和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0.0(18.0,25.5)h和7.0(5.0,8.0)d.其中1人死于无法控制的重症感染.47例(62.7%)患者接受输血.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49.8(22.6,79.4)个月,94.6%未发生全因死亡率,87.8%未发生瓣膜并发症,97.3%未发生心力衰竭.结论:多瓣膜病变可以通过微创技术安全、可重复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