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6 | 下载90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常引起心房内血栓及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从基因层面阐述了其发生机制,发现缝隙连接蛋白40基因、钠通道基因、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胆固醇酯转移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房颤有关,并发现上述基因存在种族差异性的特点。本文从单核苷酸多态性综述房颤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明确易感基因多态性位点与心房颤动的关系,为今后房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班努·库肯(综述);木胡牙提(审校)

来源: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5 年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6 | 下载:90
作者:
班努·库肯(综述);木胡牙提(审校)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5 年 9期
标签:
心房颤动 易感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常引起心房内血栓及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从基因层面阐述了其发生机制,发现缝隙连接蛋白40基因、钠通道基因、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胆固醇酯转移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房颤有关,并发现上述基因存在种族差异性的特点。本文从单核苷酸多态性综述房颤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明确易感基因多态性位点与心房颤动的关系,为今后房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