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47 | 下载49

目的:探讨经皮后外侧入路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解剖要点及手术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来宾市人民医院的40例正常成人腰椎磁共振成像( MRI)图片(男女各20例),并测定与经皮后外侧入路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相关的解剖学参数;结合所测得数据在经甲醛浸泡的6具成人尸体上模拟经皮后外侧微创入路行椎间融合术(试验组),术后沿入路经椎间隙进行横断面解剖,观察入路的解剖毗邻关系,测定椎间盘面积及所融合的面积,在另6具成人尸体上常规行后路椎间融合术(对照组),同样测定椎间盘面积及所融合的面积。结果①经测定,男、女两组 L3~4、L4~5测得的各项数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经皮后外侧微创入路行椎间融合的面积与对照组行常规后路椎间融合术间融合的面积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融合面积均达30%以上;③沿克氏针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至腰大肌的过程中未见重要的血管、神经等结构,在侧方经皮外侧入路的手术操作区域,存在着一个由腰节段血管、腰神经、交感干组成的大小约为29 mm ×30 mm的相对无血管、神经的区域,为侧方经皮外侧入路手术操作的“安全范围”。结论经皮后外侧入路行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是相对安全的,并椎间融合面积达到临床要求。术前

作者:张向敏;杨文彬;何菊鲜;韦国平;王成日;覃鑫;刘意强

来源:医学综述 2015 年 1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47 | 下载:49
作者:
张向敏;杨文彬;何菊鲜;韦国平;王成日;覃鑫;刘意强
来源:
医学综述 2015 年 13期
标签:
腰椎 椎间盘 尸体解剖 磁共振成像 Lumbar vertebrae Intervertebral disk Autops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目的:探讨经皮后外侧入路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解剖要点及手术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来宾市人民医院的40例正常成人腰椎磁共振成像( MRI)图片(男女各20例),并测定与经皮后外侧入路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相关的解剖学参数;结合所测得数据在经甲醛浸泡的6具成人尸体上模拟经皮后外侧微创入路行椎间融合术(试验组),术后沿入路经椎间隙进行横断面解剖,观察入路的解剖毗邻关系,测定椎间盘面积及所融合的面积,在另6具成人尸体上常规行后路椎间融合术(对照组),同样测定椎间盘面积及所融合的面积。结果①经测定,男、女两组 L3~4、L4~5测得的各项数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经皮后外侧微创入路行椎间融合的面积与对照组行常规后路椎间融合术间融合的面积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融合面积均达30%以上;③沿克氏针模拟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至腰大肌的过程中未见重要的血管、神经等结构,在侧方经皮外侧入路的手术操作区域,存在着一个由腰节段血管、腰神经、交感干组成的大小约为29 mm ×30 mm的相对无血管、神经的区域,为侧方经皮外侧入路手术操作的“安全范围”。结论经皮后外侧入路行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是相对安全的,并椎间融合面积达到临床要求。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