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9 | 下载52

目的 探讨不同孕前体重指数(BMI)产妇孕期体重增加适宜值,利用孕期体重增加适宜值预测巨大儿发生.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的妊娠妇女500例,按孕前BMI分为低BMI组(A组,149例,BMI<18.5 kg/m2),正常BMI组(B组,225例,18.5 kg/m2≤BMI<25.0 kg/m2)和高BMI组(C组,126例,BMI≥25.0 kg/m2).统计三组产妇新生儿结局巨大儿发生率,观察孕期增重与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观察三组产妇孕期增重适宜值与IOM推荐范围一致性.利用孕妇体重增加适宜值对巨大儿的发生进行预测.结果 A组和C组GWG与IOM推荐适宜值相同,分别为12.5~18.0 kg、7.0 ~11.5 kg;B组GWG与IOM推荐适宜值不同,适合B组的适宜值为10.5~15.0 kg;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3、0.719和0.6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0.73%、58.62%和59.0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42%、74.19%和76.27%.结论 IOM推荐孕期增重范围并不完全适宜于本地区产妇,根据地区产妇体质特点修订适宜的孕期体重增加值能够更好的预测巨大儿的发生并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

作者:刘小芳;杨波;杨碧英;骆妙青;王旭;陈风华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2018 年 15卷 1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9 | 下载:52
作者:
刘小芳;杨波;杨碧英;骆妙青;王旭;陈风华
来源:
中国医药导报 2018 年 15卷 15期
标签:
孕期增重 巨大儿 预测 Pre-pregnancy body mass index Pregnancy weight gain Macrosomia Predict
目的 探讨不同孕前体重指数(BMI)产妇孕期体重增加适宜值,利用孕期体重增加适宜值预测巨大儿发生.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的妊娠妇女500例,按孕前BMI分为低BMI组(A组,149例,BMI<18.5 kg/m2),正常BMI组(B组,225例,18.5 kg/m2≤BMI<25.0 kg/m2)和高BMI组(C组,126例,BMI≥25.0 kg/m2).统计三组产妇新生儿结局巨大儿发生率,观察孕期增重与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观察三组产妇孕期增重适宜值与IOM推荐范围一致性.利用孕妇体重增加适宜值对巨大儿的发生进行预测.结果 A组和C组GWG与IOM推荐适宜值相同,分别为12.5~18.0 kg、7.0 ~11.5 kg;B组GWG与IOM推荐适宜值不同,适合B组的适宜值为10.5~15.0 kg;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3、0.719和0.6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0.73%、58.62%和59.0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42%、74.19%和76.27%.结论 IOM推荐孕期增重范围并不完全适宜于本地区产妇,根据地区产妇体质特点修订适宜的孕期体重增加值能够更好的预测巨大儿的发生并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