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2 | 下载0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抢救创伤未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创伤未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按复苏方式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观察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对照组).观察组20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50 mm Hg左右和对照组20例,维持MAP在70 mm Hg左右.分析两种液体复苏方式对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H值、氧合指数、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和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损伤严重评分(IS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Hb、Hot、Plt、PT、APTT和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经急诊两种不同输液方案处理并转入ICU后,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氧合指数、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酐(Cr)、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未控制性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中取得良好的疗效,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信胜;李光海;沈世红;张朝文

来源:中国临床研究 2014 年 27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2 | 下载:0
作者:
李信胜;李光海;沈世红;张朝文
来源:
中国临床研究 2014 年 27卷 9期
标签:
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创伤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抢救创伤未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创伤未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按复苏方式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观察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对照组).观察组20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50 mm Hg左右和对照组20例,维持MAP在70 mm Hg左右.分析两种液体复苏方式对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H值、氧合指数、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和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损伤严重评分(IS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Hb、Hot、Plt、PT、APTT和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经急诊两种不同输液方案处理并转入ICU后,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氧合指数、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酐(Cr)、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未控制性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中取得良好的疗效,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