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37 | 下载165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胸膜下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19年1-5月就诊于上海市肺科医院并经病理学、细菌学或诊断性治疗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结核组)3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肺炎组)16例.对比分析两组病灶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比较病灶大小、位置、形态、回声,以及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消退速度、坏死发生率及特征等.结果 (1)常规超声显示的病灶形态:结核组28例(80.00%)呈楔形,5例(14.29%)呈类圆形,2例(5.71%)呈不规则形.肺炎组10例(62.50%)呈楔形,6例(37.50%)呈类圆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109,P=0.128).病灶深部与正常肺组织间可见高回声,其中呈“碎片征”者结核组11例(31.43%),肺炎组13例(81.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40,P=0.001);呈“瀑布征”者结核组22例(62.86%),肺炎组3例(18.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48,P=0.003).(2)超声造影的特征:病灶开始增强时间结核组为[8.43(4.79,10.83)]s,肺炎组为[7.80(5.51,12.26)]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721,P=0.471);病灶与正常肺组织开始增强时间差结核组为[1.47(0.56,2.01)]s,肺炎组为[2.00(1.28,2.67)]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453,P=0.146);病灶增强峰值强度结核

作者:武楷文;毕珂;张怡;沈梦君;丛阳;王茵

来源:中国防痨杂志 2019 年 41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37 | 下载:165
作者:
武楷文;毕珂;张怡;沈梦君;丛阳;王茵
来源:
中国防痨杂志 2019 年 41卷 8期
标签:
结核,肺 肺炎,细菌性 超声检查 评价研究 超声造影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胸膜下肺结核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19年1-5月就诊于上海市肺科医院并经病理学、细菌学或诊断性治疗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结核组)35例,细菌性肺炎患者(肺炎组)16例.对比分析两组病灶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比较病灶大小、位置、形态、回声,以及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消退速度、坏死发生率及特征等.结果 (1)常规超声显示的病灶形态:结核组28例(80.00%)呈楔形,5例(14.29%)呈类圆形,2例(5.71%)呈不规则形.肺炎组10例(62.50%)呈楔形,6例(37.50%)呈类圆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109,P=0.128).病灶深部与正常肺组织间可见高回声,其中呈“碎片征”者结核组11例(31.43%),肺炎组13例(81.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40,P=0.001);呈“瀑布征”者结核组22例(62.86%),肺炎组3例(18.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48,P=0.003).(2)超声造影的特征:病灶开始增强时间结核组为[8.43(4.79,10.83)]s,肺炎组为[7.80(5.51,12.26)]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721,P=0.471);病灶与正常肺组织开始增强时间差结核组为[1.47(0.56,2.01)]s,肺炎组为[2.00(1.28,2.67)]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453,P=0.146);病灶增强峰值强度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