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4 | 下载9

为探讨苯乙烯的毒作用机制,选择54名苯乙烯作业工人为接触组,25名不接触毒物的工人为对照组,监测车间苯乙烯浓度并测定工人血中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显示,在低浓度苯乙烯条件下,接触组SOD活力明显下降,MDA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提示苯乙烯的毒作用机制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改变有关.

作者:金焕荣;赵肃;王宏;杨衍凯

来源: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8 年 21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4 | 下载:9
作者:
金焕荣;赵肃;王宏;杨衍凯
来源: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8 年 21卷 6期
标签:
苯乙烯 脂质过氧化 SOD活力 MDA含量
为探讨苯乙烯的毒作用机制,选择54名苯乙烯作业工人为接触组,25名不接触毒物的工人为对照组,监测车间苯乙烯浓度并测定工人血中SOD活力及MDA含量.结果显示,在低浓度苯乙烯条件下,接触组SOD活力明显下降,MDA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提示苯乙烯的毒作用机制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改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