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01 | 下载242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不同时期磁共振( MRI )信号改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磁共振影像检查,并与 X 线影像对比,对骨折后24个月内 MRI 信号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发生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内 MRI 信号变化特征: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T2WI+FS 信号进一步增高,信号伴随整个骨折发生、临床愈合及愈合后修复重建过程,在骨折后6个月内均出现信号变化。一般在6~12个月修复重建结束后椎体内磁共振信号逐渐恢复为 T1WI 等信号、T2WI 等信号、T2WI+FS 等信号。骨折后12~24个月磁共振信号完全恢复正常。与 X 线比较,磁共振可通过信号变化特征反应椎体内骨折发生、愈合及修复重建过程,推测骨折时间。临床上可区分新鲜骨折及陈旧骨折,可对 X 线检查无法早期发现的骨挫伤、隐匿性骨折及跳跃性骨折做出早期诊断。结论椎体内磁共振信号变化反映了骨折发生、愈合及修复重建变化,有利于揭示椎体内松质骨骨折病理生理过程;可提高隐匿性椎体骨折、跳跃性椎体骨折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漏诊;对已变形椎体可提示椎体骨折时间,是否引起临床症状,有利于诊断、治疗方案制订及指导治疗及康复进程。磁共振作为一种可靠的影像学工具有利于骨质疏松椎体

作者:张啟维;徐宏兵;孙常太;黄公怡;杨述华

来源: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3 年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01 | 下载:242
作者:
张啟维;徐宏兵;孙常太;黄公怡;杨述华
来源: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3 年 6期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折 磁共振成像 诊断,计算机辅助 Osteoporotic fractures Fractures,bon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iagnosis,computer-assisted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不同时期磁共振( MRI )信号改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磁共振影像检查,并与 X 线影像对比,对骨折后24个月内 MRI 信号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发生骨质疏松骨折椎体内 MRI 信号变化特征: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T2WI+FS 信号进一步增高,信号伴随整个骨折发生、临床愈合及愈合后修复重建过程,在骨折后6个月内均出现信号变化。一般在6~12个月修复重建结束后椎体内磁共振信号逐渐恢复为 T1WI 等信号、T2WI 等信号、T2WI+FS 等信号。骨折后12~24个月磁共振信号完全恢复正常。与 X 线比较,磁共振可通过信号变化特征反应椎体内骨折发生、愈合及修复重建过程,推测骨折时间。临床上可区分新鲜骨折及陈旧骨折,可对 X 线检查无法早期发现的骨挫伤、隐匿性骨折及跳跃性骨折做出早期诊断。结论椎体内磁共振信号变化反映了骨折发生、愈合及修复重建变化,有利于揭示椎体内松质骨骨折病理生理过程;可提高隐匿性椎体骨折、跳跃性椎体骨折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漏诊;对已变形椎体可提示椎体骨折时间,是否引起临床症状,有利于诊断、治疗方案制订及指导治疗及康复进程。磁共振作为一种可靠的影像学工具有利于骨质疏松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