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3 | 下载79

目的:分析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的原因,探讨其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患者,男11例,女4例,翻修时年龄15~68岁(46.60±14.95岁);两次手术相隔2~120个月(28.73±38.59个月).根据影像资料及手术探查情况分析翻修原因.翻修手术中均行8~10kg颅骨牵引及后方松解;后方结构完整患者行后路固定,根据松解后复位情况决定是否选择前路松解术;1例后路减压患者行前路松解复位固定术.导航模板辅助置入寰枢椎螺钉;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植骨.随访观察寰枢椎复位、螺钉位置、植骨融合及手术疗效.结果:翻修原因,减压或复位不足10例,内固定失败3例,植骨未融合3例(含植骨未融合致内固定失败1例).15例翻修手术中,14例为后路固定手术,1例为前路固定手术.通过术中颅骨牵引及充分松解,13例获得解剖复位;2例因广泛骨性融合,无法牵引复位,切除齿状突后彻底减压.导航模板辅助下共置入寰枢椎螺钉42枚,均一次性置入;置钉准确率97.6%.随访3~36个月(16.0±4.2个月),所有病例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3~6个月(3.7±0.5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3.8±3.1分(11~16分),较术前评分8.1±2.3分(6~11分)明显提高,改善率为(64.0±21.2)%(45.4%~88.8%).结论: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的原因为减压或复位不足、内固定失败以及

作者:臧全金;历强;梁辉;杨文龙;杨平林;李浩鹏;贺西京

来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7 年 27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3 | 下载:79
作者:
臧全金;历强;梁辉;杨文龙;杨平林;李浩鹏;贺西京
来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7 年 27卷 3期
标签:
寰枢椎脱位 翻修手术 原因分析 治疗策略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Revision surgery Cause analysis Therapeutic strategies
目的:分析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的原因,探讨其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患者,男11例,女4例,翻修时年龄15~68岁(46.60±14.95岁);两次手术相隔2~120个月(28.73±38.59个月).根据影像资料及手术探查情况分析翻修原因.翻修手术中均行8~10kg颅骨牵引及后方松解;后方结构完整患者行后路固定,根据松解后复位情况决定是否选择前路松解术;1例后路减压患者行前路松解复位固定术.导航模板辅助置入寰枢椎螺钉;自体髂骨松质骨颗粒植骨.随访观察寰枢椎复位、螺钉位置、植骨融合及手术疗效.结果:翻修原因,减压或复位不足10例,内固定失败3例,植骨未融合3例(含植骨未融合致内固定失败1例).15例翻修手术中,14例为后路固定手术,1例为前路固定手术.通过术中颅骨牵引及充分松解,13例获得解剖复位;2例因广泛骨性融合,无法牵引复位,切除齿状突后彻底减压.导航模板辅助下共置入寰枢椎螺钉42枚,均一次性置入;置钉准确率97.6%.随访3~36个月(16.0±4.2个月),所有病例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3~6个月(3.7±0.5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为13.8±3.1分(11~16分),较术前评分8.1±2.3分(6~11分)明显提高,改善率为(64.0±21.2)%(45.4%~88.8%).结论:寰枢椎脱位手术后翻修的原因为减压或复位不足、内固定失败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