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6 | 下载50

目的 评价替罗非班用于颅内破裂囊性动脉瘤介入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接受球囊和(或)支架辅助技术进行介入治疗患者267例.依据急诊介入治疗术中是否使用替罗非班作为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应急方案,将267例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112例)和负荷双抗(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组(15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病、术前血小板计数)、动脉瘤特征[部位、数量、瘤体最大径、宽颈、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程度(Hunt-Hess分级Ⅰ~Ⅴ级)]、手术时长、栓塞效果、围手术期出血和缺血事件、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有效性评价指标为术中缺血事件(Enterprise支架内血栓形成、排除血管痉挛情况后的载瘤动脉血流延缓或血管不显影)、术后即刻栓塞效果(以Raymond分级Ⅰ~Ⅱ级为有效)、出院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5分为预后不良,6分为死亡);其安全性评价指标为术中出血事件(动脉瘤二次破裂)及术后72 h内缺血事件(经头部CT证实的新发脑梗死)、出血事件(颅内出血增加和颅外出血事件).颅内出血增加主要指与术前头部C

作者:吕超;鲁传豪;张力;邵晓东;曹妍;王娟;李侠

来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2 年 19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6 | 下载:50
作者:
吕超;鲁传豪;张力;邵晓东;曹妍;王娟;李侠
来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22 年 19卷 8期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替罗非班 介入治疗 手术中并发症
目的 评价替罗非班用于颅内破裂囊性动脉瘤介入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接受球囊和(或)支架辅助技术进行介入治疗患者267例.依据急诊介入治疗术中是否使用替罗非班作为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应急方案,将267例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112例)和负荷双抗(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组(15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病、术前血小板计数)、动脉瘤特征[部位、数量、瘤体最大径、宽颈、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程度(Hunt-Hess分级Ⅰ~Ⅴ级)]、手术时长、栓塞效果、围手术期出血和缺血事件、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有效性评价指标为术中缺血事件(Enterprise支架内血栓形成、排除血管痉挛情况后的载瘤动脉血流延缓或血管不显影)、术后即刻栓塞效果(以Raymond分级Ⅰ~Ⅱ级为有效)、出院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3~5分为预后不良,6分为死亡);其安全性评价指标为术中出血事件(动脉瘤二次破裂)及术后72 h内缺血事件(经头部CT证实的新发脑梗死)、出血事件(颅内出血增加和颅外出血事件).颅内出血增加主要指与术前头部C